大叔披「隐形斗篷」消失草丛?国产隐身衣遭爆造假全靠视频后制
作者头像
  • 赵诗璇
  • 2017-12-27 19:37:50 3133

近期,一段在中国社交媒体上迅速传播的视频引发了广泛关注。视频展示了某位中国大叔身穿声称具有“国产量子隐身功能”的服装,其神奇之处在于大叔能够瞬间融入背景环境之中,仿佛消失不见。然而,这一现象很快被专家揭示为虚构的产物。

据报道,这款所谓的“量子隐身衣”宣称能通过反射周围的光线来实现隐形效果。但在仔细观察视频后,观众们发现了一个明显的漏洞——大叔脚下的植物在轻轻摇晃,而覆盖在他身上的布料内的植物则保持静止,这暴露了视频的真实性疑点。细心的网友立即察觉到了这一细节。

实际上,这类“隐身衣”效果往往可以通过视频后期制作软件轻易实现。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关于隐形特效教学的内容,使得有意者可以利用现有的开源资源进行学习。常见的实现方法包括首先拍摄背景画面,然后在绿色背景前拍摄人物,接着使用软件移除绿色背景,将两次视频合成,从而营造出“隐身衣”的错觉。这一技术在电影制作领域已广泛运用。

类似的“隐身衣”视频在网络上层出不穷,例如一位父亲为了给子女带来惊喜,使用类似技术拍摄了一段“隐身衣”视频。在视频的结尾,人们发现“隐身衣”实际上是由绿色背景与原始素材合成而成的,其原理与前述方法相同。

有趣的是,一些电视新闻台在播报天气预报时也采用了类似的技术,以增强节目的视觉效果。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段视频最终被证实为骗局,但在更早的时期,隐身技术已经存在。例如,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系陈红胜教授在2013年发明了一种名为“隐身通道”的设备,其外形为一个边长约为5厘米的六边形柱体,由普通有机玻璃构成,形成一个特殊的光学结构。通过这一装置,铅笔、金鱼乃至猫等物体可以在特定角度下变得“隐形”,尽管它们仍然可以从其他角度被观察到。

陈教授的研究成果“在可见光波段实现大型物体的隐形——电磁波隐身衣机理”,于2013年10月24日在权威科学期刊《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然而,这位大叔身穿的“隐身衣”并非该研究的直接应用。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虽然“隐身衣”技术在理论上和实验中取得了进展,但在实际应用中,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它仍主要停留在创意和娱乐层面。

    本文来源:人工智能学习网
责任编辑: : 赵诗璇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斗篷草丛造假大叔隐身隐形消失国产视频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