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眼中的2018达沃斯:真实的人工智能(AI)居然是这样的
作者头像
  • 杨婉倩
  • 2018-02-01 22:34:56 3081

世界人工智能论坛聚焦:李开复达沃斯之行的见解

人工智能与经济转型:8亿人的工作挑战

在2030年前,因AI技术的快速发展,预计将有4至8亿人面临工作市场的剧变。麦肯锡指出,这并非指失业率的急剧下降,而是指随着机器取代大量工作,工作性质、时间和薪酬都将大幅改变。许多人渴望换岗,却因技能不足而难以适应。AI能力的持续提升提高了对员工技能的要求,使得许多工人感到升级无望。

亚洲崛起与全球竞争

达沃斯峰会上,人工智能和中国成为两大热门话题。李开复博士在采访中提及,尽管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先发优势,但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追赶。例如,FACE++等中国公司在人工智能竞赛中脱颖而出,甚至在某些领域领先Facebook、Google等国际巨头。中国数据量庞大,移动互联网用户基数巨大,移动支付交易额远超美国,共享单车的普及程度更是美国的300倍,这些优势为人工智能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和强大的数据支持。

政策驱动与资本助力

中国政府在2017年发布的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旨在到2030年使中国成为人工智能创新的核心国家。这一政策在各地实施,投入巨额资金,不仅支持创业者,也推动了当地资本和AI公司的成长。与之相比,欧美地区虽有先发优势,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追赶势头强劲,预计在短期内实现与美国并驾齐驱。

AI的普遍化与挑战

李开复博士在MIT午餐会上与李飞飞、Richard Socher和Mustafa Suleyman共同探讨了DeepMind团队的AlphaZero算法。该算法通过自我对弈实现了在多种任务上的超越人类水平的表现,但其应用范围受限于高度可控的环境,如游戏。Mustafa Suleyman强调,AlphaZero并非无需训练数据,其学习过程依赖于特定的算法结构和环境设置,这些在现实世界中难以复制。此外,DeepMind团队正在探索将AI应用于现实世界问题的可能性,但进展缓慢,预计三五年内难以广泛普及。

情感理解与人工智能的未来

李飞飞博士指出,尽管人工智能取得了显著进步,但理解人类情感、情绪和动机仍是一个长期挑战。她鼓励行业继续探索相关领域,因为面对如此艰巨的任务,成功的回报将是巨大的。人工智能的理想是让机器变得更智能,以改善人类生活,而这一愿景仍在探索之中。

中国AI发展的四大引擎

李开复博士总结了中国AI领域发展的四个关键驱动力: 1. 一流的理工科教育:中国培养了一大批致力于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科学家和工程师。 2. 活跃的创业氛围与资本投资:大量风险资本涌入人工智能领域,推动了创新和成长。 3. 海量数据:中国庞大的市场催生了大量数据,为AI应用提供了丰富资源。 4. 政府政策支持:国家层面的政策导向为AI创新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资源。

谷歌视角:AI的力量超人

谷歌云的高层分享了公司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深刻洞察。他们强调,谷歌自2000年开始就将AI视为核心竞争力,通过一系列战略收购和人才引进,加速了深度学习在公司的渗透。其中,DeepMind团队的成就尤为引人注目,仅用少量工程师便在数据中心节能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凸显了AI的强大潜力。谷歌的企业文化体现了对AI的坚定承诺和高效的执行力,成为其他创业公司学习的典范。

结语

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全球经济格局,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崛起展现了技术创新与政策引导的强大力量。与此同时,面对AI的挑战与机遇,行业领导者正积极探索其在现实世界的广泛应用,同时也警惕其潜在的风险与伦理问题,共同推动这一领域的健康发展。

    本文来源:人工智能学习网
责任编辑: : 杨婉倩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达沃斯李开复人工智能眼中居然真实这样2018AI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