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激光雷达进化方向已确定?
作者头像
  • 熊军
  • 2018-02-02 15:22:33 3005

激光雷达产业已步入关键转折期,正从高端实验品向广泛应用于自动驾驶车队、工业自动化、农业及无人机领域的大众化产品转变。然而,当前市场与产品间存在一定的脱节现象,即消费者期待更多高性能且价格亲民的激光雷达,而制造商在成本、性能、重量、尺寸及制造工艺等方面仍面临挑战。

为了实现2020年的自动驾驶汽车普及目标,汽车制造商亟需获取高效能低成本的激光雷达解决方案,并迅速进行测试与集成。市场明确提出了五项关键性能指标:

  • 探测距离:需覆盖200至300米范围。
  • 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应达到0.1至0.2度。
  • 售价:产品定价需下调至百美元级别,以利于规模化推广。
  • 可靠性:激光雷达传感器需达到汽车级标准,确保与关键车载系统相匹配的使用寿命。
  • 生产能力:制造商需具备大规模生产激光雷达的能力,因此设计与构建须符合自动化生产的高标准。

面对传统激光雷达的局限性,如探测距离、分辨率与成本间的矛盾,市场正密切关注谁能率先推出符合需求的解决方案。微动技术的突破有望解决这一问题,促使传统的旋转式机械激光雷达逐渐淡出市场,让更为耐用且维护成本低廉的微动激光雷达占据主导地位。

微动技术的进步不仅允许在不牺牲探测距离或分辨率的前提下显著缩减设备尺寸,满足制造商在不改变车辆外观前提下整合激光雷达的需求,还能将探测范围轻松提升至200米以上,对自动驾驶汽车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微动激光雷达与固态激光雷达将在市场上共存,二者并非零和博弈关系,而是根据特定应用场景的需求进行市场细分。例如,短距固态激光雷达适用于机器人与仓储设施,而在汽车领域,固态激光雷达在面对探测范围、分辨率、功耗与成本的限制时,依然面临挑战,尤其是在照明与探测部件的低成本大规模生产方面。

激光雷达技术的持续演进势在必行,以提供更高分辨率、更远探测距离、更低售价与更紧凑体积。未来,激光雷达将与各类环境传感器结合,实现更高精度,同时在不影响设计美感的前提下融入下一代汽车,供应商将提供集激光雷达、头灯与尾灯功能于一体的整合部件。

随着激光雷达技术的发展,其与汽车的融合程度将不断加深,推动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实现更加智能、高效与安全的出行体验。

    本文来源:人工智能学习网
责任编辑: : 熊军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雷达进化激光方向确定未来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