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知名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最新预测,指出2018年全球信息安全产品与服务的总支出预计将攀升至1140亿美元,较前一年上涨12.4%。预计到2019年,这一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至1240亿美元,与2017年1015.4亿美元的支出相比,增幅达到8.7%。
Gartner的研究总监悉达多·德什潘德指出,安全领域的公司正致力于帮助客户在技术平台上安全地运营,以提升竞争力和推动业务发展。当前的技能缺口和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等法规的变化,正驱动着安全服务市场持续增长。据Gartner去年9月至10月间的调查,安全投资的三大驱动因素包括安全风险、业务需求以及行业的动态变化。此外,隐私问题已成为企业的重点关注领域,Gartner预计,到2019年,隐私问题将至少推动安全服务市场需求增长10%,并影响身份与访问管理(IAM)、身份治理与管理(IGA)以及数据丢失防护(DLP)等领域。
调查还揭示,信息安全市场的总收入将以7.8%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增长,到2022年将达到约1430亿美元。预计在安全服务上的投入将占全球整体安全支出的51.75%,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德什潘德强调,安全与风险管理应成为所有数字化业务战略的核心元素。
同时,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发布的《2017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报告》显示,近年来,国家信息安全漏洞共享平台记录的安全漏洞数量持续增加。自2013年起,平均年增长率约为21.6%,而2017年的增长速度相较于2016年显著加快,达到47.4%,共计记录了15955个安全漏洞。
中央网信办副总工、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主任李湘宁提出,为了加强网络安全工作,需着重加强数据安全和各类信息保护,推动相关管理办法的出台,如数据安全管理办法和个人信息与重要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此外,应强化关键基础设施的安全保护,优化顶层设计和总体协调机制,避免资源分散和各自为政的情况。同时,应积极应对新技术、新应用带来的安全风险,加大新兴技术的研究力度,提前做好防范措施,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