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智能产业生态日渐繁荣,尤其在人工智能与社会经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中,创新与跨界发展愈发显著。2020年中部(长沙)人工智能产业博览会与创新发展论坛在近日成功举办,这是当年中部地区首场高层次权威线下大型人工智能产业展。大会特邀请了数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顶尖学术专家与近400家科技企业共同参与。
展览内容全面覆盖了5G应用、智能家居、智慧医疗、智慧交通、智慧物流、大数据、区块链、智能穿戴、AR/VR、智慧应急、智慧农业等多个领域,展现出了人工智能产业的完整产业链条。此次盛会不仅是人工智能科研、教学界的一次高水平竞技舞台,也是公众近距离接触前沿科技、体验智能化生活方式的理想场所。
国际IEEE院士、著名人工智能教育专家蔡自兴指出,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突破是驱动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影谱科技,一家专注于智能影像生产的AI企业,在博览会上展示了其在文娱传媒等领域的AI技术商业化应用成果,以及即将进入产业化的智能应用实例。其中,影像自动生产AGC引擎凭借其基于语义场景、用户偏好及技术使用者需求的智能特性,能够自动生成短视频、视频片段等AI智能影像,引领影像产业迈向智能影像时代。这一技术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体验,享受AI影像带来的高效便捷。
影谱科技在体育、电商直播、零售等领域的应用同样引人注目。通过跨模态转换AI技术、深度学习、目标建模等手段,公司研发出“互动虚拟主播”,提供高真实感、情感化且个性化的AI主播播报服务;在零售领域,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虚拟商铺”创新服务,通过智能化推荐构建个性化商业场景,颠覆传统模式,尤其在应对疫情期间的挑战时展现出强大的适应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还广泛涉及虚拟主播、虚拟课堂、新闻赛事、游戏等多类数字场景,充分满足了多元化数字化需求。
自2015年起,国家加速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2020年更是将其纳入“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技术创新与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大动力。据艾媒数据中心统计,至2019年底,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达510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4000亿元。
展望未来,具备深厚技术实力与对细分市场深刻洞察的AI企业将更具竞争力。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韩力群在大会演讲中提到,自2018年以来,中国AI产业加速推进商业化落地,产业结构日趋成熟,多个领域出现大额融资现象,一批独角兽企业迅速崛起,领军企业在垂直领域密集布局,创新活力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