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的起源
在2006年的夏天,刘自鸿,一位23岁的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研究生,站在斯坦福大学那片椭圆草坪上,思考着自己的未来之路。面对着蓝天,他意识到视觉在信息接收中的重要性——大约占人类接收信息的70%以上。这一发现激发了他对显示屏技术的兴趣,尤其是柔性电子领域。他认识到,人类对于便携性和视觉冲击的需求将主导未来的视觉市场。
梦想的驱动与行动
刘自鸿在斯坦福大学的研究生涯中,对柔性电子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尤其是在显示屏领域。他设想,如果显示屏可以像纸一样柔软、可折叠,这将是一项极具价值的技术突破。这一想法促使他在2012年放弃稳定的工作,勇敢地踏上创业之路,创立了柔宇科技。
创业的挑战与成长
在柔宇科技的初期阶段,刘自鸿和他的团队过着简单而专注的生活。他们全身心投入研究,不断验证新想法,如超低温非硅制程集成技术,这使得柔宇成为全球首个发布业界最薄、厚度仅0.01毫米的全柔性显示屏的公司。然而,面对产业巨头的收购提议,刘自鸿选择了坚守初心,拒绝了高额的收购报价,坚持亲手将技术变为现实。
规模化与商业化
经过不懈的努力,柔宇科技在2015年获得了C轮融资,总投资额达到11亿元人民币。随后,D轮融资的成功进一步推动了公司的成长,估值达到200亿人民币。2018年,柔宇成功实现了全柔性屏大规模量产线的投产,标志着从技术探索到商业应用的里程碑。
从1到N:构建“柔性星球”
柔宇科技的目标不仅仅是生产产品,更是构建一个充满柔性显示与传感的“柔性星球”。刘自鸿和他的团队致力于将柔性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衣物、包包等,甚至是粗糙的岩石表面。他们相信,通过将柔性显示与传感融入日常生活,将带来前所未有的互动体验和便利性。
现实的展现
如今,刘自鸿的愿景正在深圳的柔宇国际柔性显示基地中逐步实现。从挂在树上的轻柔屏幕到能够调整高度和靠背的沙发,从可弯曲的手机和平板到可随心情变化的衣物与包包,这一切展示了柔性技术在现实世界中的无限可能性。柔宇科技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更在理念上引领了一场关于未来生活方式的变革。
结语
从斯坦福草坪上的灵感闪现到柔宇科技在全球舞台上的崛起,“柔性星球”的构建不仅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对人类生活模式的深刻思考与创新实践。刘自鸿和他的团队通过不懈的努力,将看似遥远的梦想转化为现实,展现了科技创新的力量与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