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业的错峰生产政策实施至今,已被行业内广泛认可。在当前去产能进程未全面完成的背景下,通过控制产量实现去产能的方式,对于调整供给规模效果显著,已成为影响水泥市场供给的关键因素。
碳达峰与碳中和的核心目标是实现碳排放的逐年减少,最终达到碳净零排放状态。近年来,水泥企业通过节能减排技术和改造项目的实施,与碳减排紧密相关。自“十三五”时期推行的错峰生产政策,为水泥行业迈向碳达峰、实现碳中和打下了基础。碳达峰的目标包括确定达峰时间、峰值排放量以及分配碳排放配额。执行错峰生产后,各行政区域根据市场需求,准确记录了实际产能利用率与各企业的实际产出量,这为碳达峰峰值的统计及各企业碳排放配额的计算提供了可靠依据。未来常态化的错峰生产,除了保障市场供应,还将把碳排放配额指标纳入管理范畴,实施统一调控。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的推进,水泥行业将迎来技术结构调整的新机遇,围绕碳减排的创新技术与改造活动将更加活跃,类似于错峰生产政策的创新,碳减排也将催生新的产业政策创新。
2021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提升水泥产品质量规范市场秩序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推动错峰生产地域和时间常态化,实施跨省、跨区域的错峰生产联动机制,并建立产品质量追溯体系。鼓励大型企业采用数字化、智能化、物联网等手段,对水泥及熟料实施精细化管理,跟踪、记录生产、流通、使用全链条的质量安全信息。
在政策指导下,水泥行业的船运物流将面临多方面影响:
海螺水泥等大型企业已经通过建设智能环保工厂、推出供销物流管理系统和陆运流向监控系统,应对上述挑战。然而,在船运物流管理中仍需克服智能调度、流向管控和全程自动化管理等方面的难题。
彦思科技通过AI图像识别和船载双模定位器技术,为水泥、煤炭、钢铁等基础材料的水运物流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帮助货主和物流企业构建高效智能的水运物流体系,有效解决供应和销售物流领域的问题。
当前,内河航运的物流解决方案服务商大致分为三类:专注于解决特定环节效率问题的工具化SaaS产品;提供高度定制化开发和运营服务,具备行业综合解决方案能力的企业;以及跨行业提供私有化部署定制化开发服务的“软件公司”。其中,彦思科技等企业通过智能水运物流管理系统,实现了船运流向的智能监控,并提供了高效的运力监控管理、全程自动化运输管理等解决方案,同时在费用结算和大数据分析方面进行了前瞻布局。
综上所述,水泥行业的错峰生产政策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共同推动了行业转型升级,企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应对船运物流带来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