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流程透明化管理,上上签阐释电子合同价值
作者头像
  • 周佳瑾
  • 2021-07-30 00:00:00 3039

近期,零售行业的一位资深专家提出了一项疑问:“企业为何必须采用电子合同?”尽管使用纸质合同虽耗时较长,但似乎并未对企业的日常运营产生重大影响。因此,电子合同对于许多企业来说,似乎并不是迫切需求。

针对这一问题,上上签的解决方案专家给予了如下回应:“在双方仅为两人的情况下,签署电子合同或纸质合同的影响相对较小。然而,当涉及到两家或多家企业之间的合同签署,尤其是当涉及到多个签署者时,问题便变得复杂起来。企业无法实时追踪合同签署流程的进展情况,甚至无法确定合同被搁置的原因。此时,传统签约方式的弊端显现无疑。”

一、电子合同与多方信任的融合

埃森哲发布的《技术展望2021》报告揭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趋势——“多方信任”。报告指出:“多方信任是混沌格局下的生机。”我们从电子合同的角度,结合上上签电子签约在零售领域的实际应用,来解析这一概念。

新冠疫情的爆发极大地改变了企业发展模式,促使行业重组,企业寻求建立新的合作伙伴关系。在此背景下,契约作为智慧商业的三大要素之一(契约、支付、交付)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契约的建立成为后续支付和交付顺利进行的前提。

当前,移动支付的普及程度和公众接受度极高,而作为支付、交付前的关键步骤,签约的线上化进程正在起步。尽管在过去一年中,电子合同的接受度和应用范围显著提升,但与支付的线上化相比,两者之间的差距仍然明显。

为什么签约必须实现线上化?电子合同如何与“多方信任”相联系?它在促进多方信任中扮演了何种角色?

正是基于上述对话的启发,我们再次认识到,相较于点对点合同签署,电子合同在涉及多方签约时的价值更为凸显。因此,当我们回顾2021年的五大趋势时,选择结合客户应用场景,从电子合同的角度对其进行解读。

二、电子合同助力实现多方信任

一家从2018年起就开始采用上上签电子签约的零售企业,通过调研其IT负责人和行政用章同事,我们总结了该企业应用电子合同的主要场景。

1. 渠道加盟协议

客户反馈,渠道加盟协议通常每三年签署一次,每年还需补充协议以授权新店铺的装修和商场续约。传统合同的邮寄和盖章过程耗时,导致公司客户经理难以掌握合同签署进度,时常需要催促合同双方。引入电子合同后,客户经理能实时查看合同状态(如未读未签、已读未签、逾期未签等),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邮寄费用。每年数千份加盟合同的节省,让公司至少每年节省上万元的邮寄成本。

2. 供应商采购合同

该服饰企业与固定供应商签订年度采购框架合同,随后还需签署详细采购合同。在签署采购合同前,双方已完成了大量前期工作,但留给供应商的生产时间有限。通过使用电子合同,双方能高效完成签署流程,确保生产进度不受延误。此外,三方合同场景下,如指定面辅料的产品,则需品牌公司、成品供应商及面辅料供应商共同签署。若采用传统纸质合同,流程会更繁琐。

3. 需双方确认的内容

在服饰企业中,存在一些非正式合同的场景,但涉及双方确认的内容。例如,每月与数百家加盟商的对账,尽管不是正式合同,但这些财务往来信息需要双方确认。之前通过快递传递,由加盟商盖章确认再寄回,过程中可能出现冒签、代签的情况,难以追责,且易有遗漏,存在法律风险。引入电子合同后,用章管理变得更加便捷,便于事后检索和管理。

总结

电子合同在零售企业中的广泛应用,不仅提升了运营效率,降低了成本,还促进了与合作伙伴间的多方信任关系。埃森哲的报告强调,88%的中国高管认为,建立多方信任能够增强生态系统的韧性和适应性,推动合作伙伴间的共创共赢。在当前流量获取成本上升的背景下,企业愈发重视业务流程的高效运营。电子合同通过提升签约效率,不仅有助于规避法律风险,还能保障各方业务的迅速开展,从而促进多方信任关系的构建。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周佳瑾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透明化业务流程阐释上上合同价值电子管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