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英伟达在尝试收购全球知名芯片巨头ARM的过程中遭遇了欧盟的反对声音。欧盟相关部门指出,英伟达为缓解潜在竞争问题所提出的让步措施并未充分消除对市场公平竞争的威胁。此番表态暗示了英伟达可能需要面临更为严格的监管审查,而其收购申请能否顺利获得批准仍存不确定性。
自去年9月英伟达宣布以高达400亿美元的天价收购ARM以来,该交易便陷入了多国监管机构的严格审视之中。这一举动不仅引发了ARM两位联合创始人的公开反对,他们担忧收购会损害ARM的中立地位,影响全球利益。同时,包括高通、谷歌、微软、三星、亚马逊及特斯拉在内的众多科技巨头也纷纷表达了对交易的反对态度,这些公司均依赖ARM技术。
此次收购需经过中国、美国、英国和欧盟的全面审查。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CMA)已明确表示存在“严重的竞争担忧”,担心交易将阻碍游戏和自动驾驶汽车等关键领域的发展,并启动了第二阶段深入调查。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亦于年初对交易展开了深入调查,其调查结果预计不久将揭晓。
英伟达已于今年6月向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提交了审查申请。然而,这一过程可能将耗时长达18个月之久,显示出审批流程的复杂性和时间成本。
今年9月初,欧盟正式展开对英伟达收购ARM的正式竞争调查,双方此前已进行了多轮非正式讨论。尽管具体进展未明,但可以预见,欧盟的监管态度对英伟达而言无疑是一大挑战。
面对收购进程中的重重障碍,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尽管实际讨论时间比预期更长,但坚信收购能够带来积极影响。他强调,英伟达正致力于说服监管机构理解收购带来的好处,旨在最终促成交易的成功。
尽管英伟达对完成收购抱有信心,但当前的局面表明,交易的最终结果充满变数。从欧盟的反对声音到各国监管机构的严格审查,英伟达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和不确定的市场前景。未来,英伟达需通过细致的沟通和策略调整,以应对来自不同国家的监管挑战,实现其收购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