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的阿里云栖大会上,聚焦于底层技术创新,阿里巴巴展现了其在云计算领域的前沿探索与突破。
飞天云操作系统新一代虚拟化技术——第四代神龙架构,以及全新龙蜥操作系统的发布,标志着阿里在云服务领域的技术升级。龙蜥操作系统,定位于服务器端,兼容多种芯片架构与计算场景,历经十年打磨,有效支撑了历年的天猫双11活动。它针对云原生应用进行了优化,为典型云上场景提供了高达40%的综合性能提升与50%的故障率降低,同时兼容CentOS生态,支持一键迁移并提供全栈国密能力。
阿里灵杰平台支持的达摩院多模态大模型M6,参数规模已突破10万亿,超越了谷歌的1.6万亿Switch Transformer模型,展现了AI技术的卓越发展。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周明分享了数字基础设施的创新与绿色能源的使用策略。河源数据中心预计于明年初实现100%使用清洁能源,这体现了阿里云在“双碳”背景下的积极行动。
PolarDB数据库实现了内存池化、多主架构与HTAP实时分析的创新,性能较MySQL提升了6倍,成本仅为传统商用数据库的1/10。阿里云还发布了数据库产品DBStack,旨在助力金融、政务、运营商、交通等行业客户替换传统商业数据库,加速上云进程。
“阿里灵杰”集成了阿里整体的大数据与AI能力,提供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及开发者专注于应用开发,实现业务的普惠化与插件式交付。基于此平台,达摩院的多模态大模型M6参数达到全球首个10万亿级别,展示了中国在AI领域的强大实力。
此次阿里云栖大会展示了阿里在底层技术创新、绿色能源利用、数据库技术升级与AI平台构建方面的最新成果,凸显了其在云计算与数字化转型领域的领导地位。阿里通过持续的技术革新与绿色承诺,为推动行业进步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