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特效师李先生在浏览职业平台时意外发现,与以往截然不同的情况正在上演——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近十个技术美术类职位向他伸出了橄榄枝,涵盖了动画师、三维角色绑定师、特效设计师等多个岗位。李先生注意到,这些职位普遍聚焦于三维技术需求,且主要来自致力于虚拟偶像开发的公司。这一现象让他颇感惊讶,猜测这可能与当前元宇宙概念的盛行息息相关,无论是在游戏领域还是虚拟人产业,相关赛道均急需技术美术人才。
2021年,元宇宙概念如火如荼,几乎成为了业界的焦点话题。近期,连续创业者罗永浩公开表示,他们即将启动的项目将涉足“元宇宙”领域,而虚拟人物“柳夜熙”的爆红,更是将相关账号的粉丝数短时间内推升至三百多万,与此同时,国外社交巨头Facebook更名至Meta,直接冠以元宇宙的前缀,以此彰显其在这一领域的雄心壮志。
尽管元宇宙的未来仍充满不确定性,但任何风吹草动都能激发出巨大的市场反响。一位专注于互联网行业的分析师指出,元宇宙概念的兴起,为市场提供了新的启示,尤其是在国内手游领域,元宇宙概念下的虚拟形象与高度互动性,为探索新方向提供了可能。另一业内人士则指出,元宇宙概念促使人们思考虚拟、三维内容的应用领域,包括工作和社交场景。
当前,相关行业正悄然发生变化。为了深入了解这一趋势,深燃选取了游戏、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VR/AR)、虚拟人、社交四大热门赛道,分别与行业内的资深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虽然每个领域各有特色,但在受到元宇宙启发后,它们的发展思路呈现出一定的共通性。例如,平台型公司更受关注,产品设计更注重线上场景与VR接入的可能性,用人需求则侧重于能够提供高质量视觉效果的美术与技术人才。
值得注意的是,元宇宙尚未完全成型,但人才争夺战已提前拉开序幕。在这一背景下,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热度。李先生等专业人士频繁收到工作邀约,甚至遇到以高薪诱惑但技能需求与其不符的情况。此外,有人发现在线教育平台正通过包装VR公司形象,从游戏行业挖取美术人才,开出的年薪高达六十万元,引发了业界热议。
在薪资方面,技术美术人才的吸引力尤为显著。北京黄油猫文化的CEO老木提到,他们的虚拟人业务面临人才短缺问题,尤其是动画师岗位,尽管公司已尝试数月,但仍未能招到合适的人员。他预测,虚拟人公司为了吸引人才,将不得不提供高于传统动画公司更高的薪酬。游戏行业猎头Kavin也表示,近年来,由于游戏行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技术美术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导致这类人才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薪资水平也随之水涨船高。
在元宇宙概念的驱动下,与技术类人才相比,美术类人才似乎更具有“通才”特质。这是因为,无论是实现虚拟身份,还是提升沉浸感,都离不开美术元素的支持。游戏公司Roblox对于元宇宙的定义包含八大关键要素,其中“沉浸感”的实现,无疑对美术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易观互动互娱分析师马阿鑫观察到,游戏角色的个人形象设计正朝着更加个性化、融合真实外貌特征的方向发展,这一需求在过去几年内显著增加。例如,《天谕》通过角色捏脸功能走红,《迷你世界》则尝试结合真实人物的表情和皮肤状态生成游戏形象,而Epic Games的工具MetaHuman Creator更是能够创建和定制逼真的虚拟角色,受到了广泛追捧。
在社交领域,虚拟角色和场景的丰富性成为关注焦点。社交平台Soul增加了捏脸功能和线上场景玩法,对动画人才的需求随之增长。春泥资本的投资人周文静指出,社交产品正在更加注重线上场景的多样性,以满足用户全天候生活的需求,这需要场景实现的高度还原。
虚拟人赛道同样发生了显著变化。随着“柳夜熙”等虚拟主播的走红,虚拟主播的关注度大幅提升。魔珐科技联合创始人谭宏冰认为,虚拟人创作过程中,美术方面的画师、模型师、绑定师等角色不可或缺,未来这类人才将流向更多与元宇宙相关的行业。
面对元宇宙带来的机遇,老木感慨,行业需要的是能创造出精美视觉效果的高级人才。然而,为了加快项目进度,一些公司不得不降低标准招聘,最终因不符合需求而淘汰,反映出基础动画师已难以满足当前的市场需求。
在VR/AR领域,行业对于光学工程师的需求也呈现出上升趋势,尤其是针对穿戴设备的视觉要求更为严格,这推动了人才培训的加速。明星公司英伟达也在努力降低AI开发部署的门槛,其CEO黄仁勋透露,英伟达的开发者数量接近300万,CUDA平台在过去15年的下载量超过3000万次,一年内的下载量达到700万次。
为何降低创作者门槛如此重要?谭宏冰以短视频的兴起为例解释道,如果创作视频仍然需要团队协作,那么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将无从谈起。他认为,任何行业的繁荣都需要大量的基础工作者,降低创作、制作和入门门槛对于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这个过程中,虚拟内容的工业化创作尤为重要,包括标准化、流程化和自动化,以吸引更多参与者。当基础构建完成后,创意型公司的机会才会显现。
与此同时,行业内的专家们正积极探索与VR融合的机会,大厂如字节跳动收购VR厂商PICO,计划研发名为“Pixsoul”的元宇宙社交APP,以及进行社交+VR+游戏的融合布局。在这一过程中,VR作为一个直观的呈现载体,能够将虚拟入口、体验和交互紧密相连,加快了市场教育进程,推动了行业对VR动向的密切关注。
尽管行业正迎来新的风口,但对于潜在的风险和挑战,从业者们也保持着警惕。虚拟人开发领域的老木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合作需求,尤其是来自互联网大厂和MCN公司的合作意向,这与他之前的经历形成鲜明对比。这反映出,随着元宇宙概念的普及,行业内外对虚拟人的需求和认识正在迅速转变。
综上所述,尽管元宇宙的概念尚处于萌芽阶段,但它正在深刻影响着各个领域的发展路径。行业内的创新者们正积极应对挑战,通过降低门槛和推动融合,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需谨慎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