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5日于北京亦庄举办的创新发布会上,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宣布,北京正式开放了国内首个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这一里程碑标志着中国自动驾驶领域从测试示范阶段迈向商业化试点探索的新阶段。
试点范围: 首批获准开展商业化试点服务的是百度和小马智行这两家企业,它们将在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60平方公里区域内,投入不超过100辆自动驾驶车辆,为公众提供服务。在确保市场公平竞争的前提下,企业将采用市场化定价机制,并在明确告知乘客收费原则和支付方式后,启动体验收费服务。
自动驾驶技术作为北京市高精尖产业的重点方向,一直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今年4月,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设立了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为自动驾驶技术提供了先行先试的监管沙盒,推动了包括无人配送车、高速公路测试、无人化测试在内的多项政策创新。迄今为止,这些政策已累计安全测试了近300万公里,显示出良好的管理政策创新效果,为商业化试点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管理政策涵盖了申请审核、试点管理、网络数据安全、服务监督与违规管理等多个方面,为企业开展商业化出行服务制定了详细的规范。该政策旨在统筹技术更新和产业发展,鼓励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模式的探索与创新,为适应产业发展需求,首次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自动驾驶出行体验收费服务,旨在创造一个良好的产业营商环境。
政策明确了申请主体、试点车辆、驾驶人、平台和应用程序等对象的合规要求,建立了从前端到后端的全流程管理框架。这不仅包括了申请条件、申请材料、审批流程等前置环节,也涵盖了监管、违规处理等后续环节,确保了管理的全面性和可操作性。政策还强调了服务质量控制,要求企业构建新型的服务、投诉处理和定价机制,营造健康稳定的商业化试点环境,并对企业的日常运营进行监管。
政策强调了数据安全的重要性,规定了在商业化试点过程中收集的乘客个人信息、日志信息、地理信息、汽车系统数据、交通流数据和业务数据等必须存储在中国境内,并严格限制数据出境。此外,企业还需建立健全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确保互联网服务平台的安全运行,有效应对网络安全事件。
未来,先行区将坚持安全可控的原则,在确保与传统出行服务体系互补、互利的基础上,适时逐步扩大商业化试点的覆盖范围。通过分阶段推进商业化规模化运营,支持企业从无人化道路测试逐步过渡至无人商业化试点,持续提升公众对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体验。
此政策的实施不仅推动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进程,也为行业内的技术创新和模式探索提供了有力支撑,预示着中国自动驾驶领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