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人大AI学院最年轻博导:用AI发现物理学规律,成果登Nature子刊
作者头像
  • 康路路
  • 2021-11-29 00:00:00 3187

科技与未知:AI探索科学的无限可能

在科学探索的广阔天地里,人工智能(AI)领域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星辰大海”想象空间。生命密码的奥秘、动力热力的无尽循环、分子运动的混乱无序,科学家们不懈追求着那简单、优雅、和谐的数学方程,以揭示自然界普遍的规律。从观云识天象到构建数值气候模型,从牛顿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每项被发现的科学规律都为人类历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宇宙之大,未知之事尚多,等待人类去发掘与定义。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它已成为解析海量数据信息的关键工具,为科学探索开辟了新的路径。全球顶级AI机构正积极投身于这项事业,如DeepMind利用AI破解蛋白质折叠难题,华为云开发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加速新药研发,NVIDIA计划创建“数字孪生地球”以研究气候变化。这些旨在解码未知的探索,正是孙浩教授团队的主攻方向。

孙浩:AI时代的科学探索者

孙浩,这位33岁的青年才俊,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最年轻的长聘副教授与博导,同时也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兼职研究员与美国东北大学的兼职教授。他的学术生涯从河海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起步,历经哥伦比亚大学的工程力学硕士与博士学位,以及麻省理工学院的博士后研究,最终在31岁时荣获“美国十大华人杰出青年”称号,29岁入选福布斯“30位30岁以下精英”科学类榜单。

孙浩的研究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从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的应用出发,他逐渐涉足AI与科学探索的交叉领域。最初,他对数据处理的挑战感到困惑,发现基础力学定律在某些动力学问题上显得力不从心。于是,他开始思考是否有可能构建一套AI理论,不仅能够从有限数据中挖掘科学规律,还能与已知的基础理论相兼容。这一转变,标志着孙浩正式将研究焦点转向“AI+科学探索”。

回归祖国,携手AI探索未知

孙浩在海外的学术生涯中取得了显著成就,先后在匹兹堡大学与美国东北大学担任终身序列助理教授与博导,麻省理工学院则成为他的兼职研究基地。2017年起,他选择回到祖国,加入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致力于用AI加速解开科学领域的潜在定律,为物理、化学、生物、工程应用等科学领域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在中国,科研环境正日益改善,政策与资金的支持力度显著增强,这让孙浩对国家的科研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他与文继荣教授的深入交流,促使他决定加入这座年轻且充满活力的AI学院,成为中国人民大学的一员。

AI助力,破解天气密码

孙浩与文继荣、卢志武等教授,以及高泽峰博士后,与中国气象局合作,运用风云卫星的高分辨率时空数据,探索特定的规律与方程,以期实现更为精准的天气预报。他们采用AI方法,旨在寻找与实际气象演变更契合的规律,构建更精确的方程组,从而提高超短时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并增强长期预测与极端天气预测的能力。

探索与教育:激发科学热情

在教学方面,孙浩教授开设了《人工智能跨学科应用思维与实战》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研究思维,引导他们如何将AI方法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他强调,真正的价值不在于数据的庞大,而在于信息的丰富与知识的深度。孙浩鼓励学生追求卓越,拥有广阔的视野与胸怀,相信在“AI+科学探索”的领域,唯有那些敢于突破、勇于创新的年轻人,才能真正领略到科学探索的魅力。

结语:跨学科人才与AI共创未来

孙浩教授及其团队的工作,展示了AI与科学探索的深度融合,预示着未来科学发展的无限可能性。面对AI+科学探索领域的挑战与机遇,孙浩呼吁更多跨学科人才的加入,共同探索未知,用AI绘制科学的星辰大海。在这个过程中,勤奋与创新将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引领我们走向更加辉煌的科学时代。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康路路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博导物理学规律成果对话人大发现年轻学院Nature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