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华社的《杨扬探冬奥》特别节目里,著名运动员杨扬向那些在幕后默默奉献的“冬奥守护人”表达了敬意。她强调,虽然观众们都在为奥运健儿们的精彩表现欢呼,但不能忽视在冬奥会背后,有许多人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为赛事的顺利进行贡献了自己的心血。
节目中,杨扬与北京冬奥会技术运行中心场馆IT实施经理王健进行了连线交流。王健拥有18年的奥运项目经验,亲历了四届奥运会的筹办与运行。他分享了奥运会技术保障工作的高要求,特别是赛事系统追求“零故障”的目标,IT运维团队不仅要应对恶劣的户外低温环境,还要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情况。
“计时计分系统是我们负责的保障工作之一。”王健解释道,“在发令枪响起的那一刻,我们就要确保系统稳定运行,快速响应。从大型的场馆网络搭建到赛事电视转播,再到办公设备的维护,每一个环节都需要IT工程师们的协调与努力,以确保整个过程零失误。”
在与杨扬的对话中,王健提到了一个特别感人的故事。在冬奥会前,位于张家口的一个场馆的成绩处理机房出现了网络连接问题,而此时正值缆车停运,工程师们在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中徒步爬上了160米的陡坡,解决了设备问题。这一幕,是无数“冬奥守护人”辛勤付出的缩影。
秉持绿色、节俭的办奥原则,联想作为技术合作伙伴,为冬奥会提供了基于需求定制的“以租代买”订阅式服务体系,共提供了13,900台综合设备,包括工程师在内的430位专业人才分布在40个场馆及服务设施,全程提供IT设备运维服务。
面对极端天气条件,联想的IT运维团队展现出了非凡的应变能力和专业素养。例如,在张家口赛区的联想IT运维经理李弘鹏,为了确保9个冬奥场馆的稳定运行,他连续两年在崇礼的复杂环境中度过了冬季,与家人只能通过视频通话相见。
在本届冬奥会中,联想通过其先进的智慧解决方案和创新科技设备,为赛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无论是ThinkPad L13 yoga在极寒条件下的稳定表现,还是昭阳E5笔记本电脑、P330工作站以及ThinkSystem ST558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都成为了赛事不可或缺的“稳定”力量。
此外,联想还采用了环境温湿度监控系统,通过部署在场馆内外的传感器,实现了对场馆环境的实时监测和智能分析,有效预防了各类潜在风险,确保了冬奥会的顺利举行。
从技术支持到设备供应,再到专业人员的全程参与,联想作为冬奥会背后的主力军,以其卓越的贡献,书写了中国在奥林匹克历史上的新篇章。正如王健所言:“从筹备到成功,我们的工程师们坚守岗位,全力确保设备和网络的顺畅运行。作为保障团队的一员,我感到无比自豪。”
杨扬在节目结束时,对技术保障团队表示了高度赞扬,强调是这些守护者的坚持,让冬奥会得以顺利进行。这不仅是一次对技术的肯定,更是对所有幕后英雄们辛勤付出的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