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贝科技AI作曲数据库 带你玩转AI音乐
作者头像
  • 苏格莹
  • 2022-09-29 00:00:00 3112

在近两三年里,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发展,引领了科技应用的革新跨越,不仅在高端产业领域崭露头角,还深入日常生活,如智能家居、智能客服、智能导航等,成为驱动新时代科技发展的核心力量。

AI的应用范畴已不再局限于传统图像、动作和声音识别,更扩展至艺术创作领域,尤其是音乐创作。2017年,美国歌手Taryn Southern推出了首张由AI作曲的专辑《I AM AI》,借助AI音乐合成器Amper Music,只需设定基本参数,如节奏、乐器和调性等,AI就能自动添加和弦,生成副歌,整个过程几乎难以分辨出是由程序完成的创作。

AI在音乐领域的应用日益成熟,相关工具日益丰富,涵盖了AI作词、AI作曲、音频合成等多个方面,为音乐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AI作曲:提升音乐创作效率

AI作曲并非简单的机械化编排,而是基于音乐的规律性,通过多层次模型设计和大数据深度学习的训练,生成与人类作曲家创作相似的作品。这使得音乐创作不再受限于专业技能和长时间的投入,用户只需通过AI工具,短时间内便可创作出音乐配乐,极大地降低了创作门槛。

相较于人工创作的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AI作曲以其高性价比,有效提升了开发效率,特别适合创意需求较低、需要批量制作音乐的场景。当前,AI作曲技术正在向商业应用领域拓展,包括影视配乐、视频配乐、游戏配乐、在线工具配乐、产品内置等领域。

AI作曲的实现机制

AI作曲通过学习海量的乐曲内容,构建数学模型,实现“创作”。简单而言,就是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对大量乐曲数据进行训练,模型能根据音乐的理解生成原创曲子。AI作曲主要分为两种形式:一是AI独立创作整曲,二是先由人工提供乐曲片段,AI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展。

无论是哪一种形式,AI作曲的核心都是“学习”过程。机器如何“听懂”音乐?物理层面,声音的本质是振动波,音乐则是振动波的综合效果。人类通过耳朵感知这种效果,而AI则通过MIDI技术将声音转换为可处理的数字信号。MIDI作为数字乐谱,存储着时间点与音符的关系,指导不同乐器在特定时间发声。

为了使AI更精细地学习音乐,MIDI文件还需进一步标注,即将已转换的MIDI与原始音频对齐,并将MIDI文件分解为音高、音长、音强、和弦、小节等基本元素,以便机器理解。

AI音乐数据服务

标贝科技专注于AI数据服务多年,积累了丰富的AI歌曲和AI乐器项目经验。在伴奏编曲生成方面,标贝科技能够提供包括钢琴、吉他、贝斯、架子鼓、大提琴、小提琴、二胡、笛子、古筝等不同乐器的AI配乐,并满足相应的标注要求。

随着AI算法的持续优化,近年来AI音乐的创作能力和作品质量显著提升。标贝科技通过精细化的数据服务,推动AI音乐在更多场景的落地应用,加速AI音乐的规模化商业化进程。

欢迎对AI乐器数据感兴趣的合作伙伴联系标贝科技,共同探索AI音乐的无限可能。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苏格莹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作曲数据库科技音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