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关键节点,是连接居民生活的纽带。如何使这一“针”巧妙而有序地穿起民生服务的“千条线”,进而提升基层社会治理的精细化水平,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022年5月,国家相关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意见》。这份文件旨在构建一个集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和开放共享于一体的智慧社区服务平台,最终目标是打造一个新型的数字社区,其特点为智慧共享、和睦共治。这一举措使得社区治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显著增强,能够更好地洞察社会动态、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实施以及便利群众办理事务。
以新政策为指引,软通智慧推出了一套创新的社区治理解决方案,重塑了社区治理模式。该方案涵盖了以下几个关键方面:
智慧社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建设或接入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满足各级管理部门对社区视频监控的需求。同时,部署物联感知前端设备与物联网接入平台,实现对社区环境的实时监测与智能预警,确保快速响应和高效处置各类问题。
基层减负与数据治理:通过数据中台和清洗交换系统,构建一套社区数据标准体系,对来自不同政府部门的数据进行汇集、整合与分类处理。这一过程不仅实现了统一的台账报表,还优化了社区数据资源管理,确保数据资源的下沉,有效减轻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效率提升与数据智能:运用大数据技术,帮助社区摸清底数,形成人口、房屋、法人、安全、物业等七大类的多源多维数据台账。自动化的报表生成与统计分析,减少了重复性工作,提高了基层治理的效率。此外,通过智能识别技术,自动发现和处理诸如占道经营、景区违规吸烟、道路积水、暴露垃圾等40类常见问题,以智能手段替代人力,进一步提升了处置效率。通过大数据分析,社区能够提前预判风险,形成有效的预警与应对机制。
和睦共治与智慧社区应用:通过建设智慧社区平台,实现区、街道、社区三级部署,满足多样化管理需求,同时整合多个应用程序,覆盖综合服务、公共资源管理、多元主体参与的基层治理内容,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全新格局。在此基础上,社区聚焦于智慧社区治理的具体场景,如构建全科网格,创新事件发现、快速处置、事后评估的机制,细化权责清单,实现社区治理的精细化。此外,通过智慧消防、智慧电梯、智慧防疫等措施,与精细化网格化治理相结合,共同构筑社区的安全防线。同时,社区还致力于打造数字生活新图景,通过移动端提供丰富的服务,包括福利服务、便民服务、社区生活、智慧养老、公共资源管理等,全面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此外,社区还通过智慧党建服务,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
软通智慧在贵阳南明花果园社区的项目是一个成功的典范。该项目对社区的电梯、消防、环保、小型场所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智能化改造,并完善了公共服务设施,助力构建“15分钟生活圈”。通过“泛感知、汇数据、智应用”的策略,利用AI技术优化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了社区治理的精准化,形成了共治生态圈。项目成果显著,受到媒体广泛报道和专家多次论证,荣获“中国智慧城市十大创新案例”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