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海成热电有限公司(简称“海成热电”)已完成其热电云项目的交付与稳定运营。此次采用的先进技术革新了以往依赖设备改造来寻找能效提升的方法,引入了数字化与智能化的整体优化策略。
在项目实施中,海成热电通过热电云平台挖掘了其3台锅炉及2个发电机组加上管网系统的生产数据潜能,实现了高达1.83%的能效提升。这一成果标志着能效改进点的真正转化与应用。
2019年,我国提出了“双碳”战略目标,至2022年底,山东省作为能源消耗大省,积极响应,发布实施措施,旨在到2025年使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4.5%,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20.5%,尤其强调重点耗能行业的能效提升。据数据显示,2022年,山东省的燃煤热电行业供应热量超过15亿吉焦,位居全国榜首。
面对“双碳”目标的持续推动,热电行业正寻求绿色低碳转型,众多热电企业纷纷探索节能减碳新技术与生产实践的融合。传统上,通过设备改造以提升能效的方式受到材料科学和物理定律的限制,导致效率提升空间有限且进展缓慢。与全应科技合作后,海成热电找到了新的发展方向——借助不断进步的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收集并分析全面的生产数据,以此驱动生产流程的优化。
海成热电主要为制药企业提供生产所需的能源。全应热电云系统通过实时监测预测药企用户能源需求变化,运用模型精确计算最优的压力目标控制值。此外,通过AI智能汽、电负荷分配模型与AI智能模型(确定终端用户的温度、压力目标),系统综合评估并调整锅炉、汽轮机与管网的整体运行参数。这些优化参数通过智能看板即时指导运行人员调整设备操作,最终实现整个系统运行的优化。
此合作不仅激活了数据在能源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价值,还促进了能效的显著提升。目前,这一创新路径已在山东省的银鹰化纤、新龙热电等示范热电企业中实施,成功实现2-5%的综合能效提升,展示了其巨大价值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