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支撑着经济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截至2021年底,中国已发现的173种矿产资源,不仅丰富了国家的自然资源宝库,也对经济的持续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环保理念引领下,数字矿山技术成为了保障国家战略资源安全、评估矿山生态状况以及促进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数字矿山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矿山三维建模与可视化管理,为这一愿景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这一领域的发展,离不开标准化的指导与实践。《固体矿产勘查规范总则》(GB/T13908-2020)与《固体矿产勘查三维地质建模技术要求》(DZT0383-2021)等规范文件,为中国固体矿产勘查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与标准。中地数码集团积极响应这一趋势,推出了一套名为MapGIS的矿山管理与三维建模系统,旨在通过整合强大的数据管理和建模功能,实现地质体、地质构造的三维重建与可视化表达,为矿产资源的勘查、储量估算、成矿规律研究、开采规划等提供精准支持。
MapGIS系统通过创新的数据管理技术,实现了多源异构、多尺度、多维度的矿产勘查综合资料的统一存储与管理。这一功能不仅确保了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还与原国土资源部的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管理系统保持兼容,实现了数据的横向交换,显著提升了资源管理的效率与精确度。
在矿体建模方面,MapGIS系统采用了高效的剖面法地质建模技术,结合实际的勘探数据,能够自动剔除干扰因素,如夹石等,构建出高度精确的矿体模型。这一过程不仅提升了矿体形态、产状、空间分布的描述准确性,也为地质研究人员提供了深入理解矿床结构的工具。
地层建模是MapGIS系统中的另一大亮点。通过半自动的人机交互建模流程,系统能够在复杂的地质背景下,精确地描绘地层、岩浆岩、蚀变带等关键地质对象的形态、分布与相互关系。同时,支持多人协同工作,既保证了模型的高精度,又提高了建模的效率。
MapGIS系统通过网格剖分技术,将地质块体内部进行精细的三维空间表达。结合定量的地质属性数据,构建出三维网格属性模型,不仅反映了矿体的岩性、品位、矿物含量等基本属性,还能深入到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等更深层次的地质特性,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详实的数据支持。
系统还提供了一系列功能强大的勘探工程与巷道建模工具,允许快速构建地表、勘探线、钻孔等工程的三维模型,并能真实再现巷道的走向、附属关系及空间位置。多样化巷道截面与自动连通处理功能,使得地下空间的可视化更加直观与便捷。
MapGIS系统不仅实现了地表与地下模型的无缝融合,还提供了专业的全空间模型融合工具,支持多种三维模型数据格式的交换与融合。这使得矿山地上下一体化展示成为可能,为决策者提供了更加全面、直观的空间分析视角。
随着行业的不断进步与需求的深化,中地数码将持续优化MapGIS系统,丰富固体矿产勘查成果的表达形式,深度探索储量估算、成矿预测、虚拟数字矿山一体化展示、采矿进度控制与生产管理等领域的应用。通过智能化、生产过程虚拟化、管理控制一体化、决策处理集成化的手段,MapGIS系统将进一步助力矿产行业迈向智慧化、现代化的新阶段,推动矿产资源领域的发展进入崭新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