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机动车间接事业装置性能和安装要求》的发布标志着汽车智能装备的革新,自2023年7月1日起全面实施。这为商用车及乘用车引入流媒体外后视镜提供了可能,开启了一个潜力无限的新领域。
智能装备如流媒体外后视镜、旋转中控屏以及HUD等,不仅丰富了车内娱乐体验,更显著提升了信息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其中,流媒体外后视镜通过结合摄像头与屏幕,突破传统光学后视镜的局限,大幅拓宽视野,有效增强驾驶安全。尤其在雨雾等恶劣天气下,该技术通过硬件与软件协同工作,显著降低了环境干扰,确保行车安全。
流媒体外后视镜还展现出降低空气阻力和提升视觉美感的独特优势,为车辆设计注入现代科技元素。随着法规的逐步放宽,流媒体外后视镜市场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据预测,全球约15亿辆汽车有望实现这一升级,每个流媒体外后视镜若定价1万元人民币,新能源汽车采用两个电子后视镜则需2万元,即便按照10%的后装市场渗透率计算,市场规模也将达到万亿级别,前景极为可观。
汽车行业的智能化转型与数字化趋势紧密相连,流媒体外后视镜的兴起正是这一进程中的重要标志。各大车企已开始取消传统后视镜,顺应新标准,准备大展拳脚。深圳市兆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则提供车载运动屏幕、电子后视镜、汽车隐藏门把手、汽车主动式升降尾翼等微型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助力民营自主品牌、新势力车企实现智能化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
智能时代已至,汽车作为前沿科技的载体,正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迈进。流媒体外后视镜作为集安全、便捷、美观于一体的创新产品,有望取代传统光学后视镜,成为消费者的首选配置。随着规模化生产,流媒体外后视镜供应链的重构将为汽车中控供应商和传统后视镜供应商带来机遇。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科技的革新推动着行业的发展,智能汽车装备的崛起预示着未来出行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