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中国教育信息化》杂志携手杭州宏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行家纵谈——数字化转型下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为主题,举办了在线圆桌论坛。本次论坛汇聚了华北电力大学网络与信息化工作处处长安杰、北京大学计算中心主任张蓓、清华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张小平以及宏杉科技解决方案部部长薛亮四位重量级嘉宾,共同探讨在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现状、挑战、经验和未来规划。
高校智慧校园特征与建设关键:嘉宾们深入剖析了智慧校园的三大特征,包括构建全面智能感知环境与个性化服务、整合信息资源与实现互联协作、打造校内外互动接口,旨在提升校园智能化水平。
北大与清华智慧校园建设经验:张蓓主任分享了北京大学在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的亮点工作与经验启示,强调了智慧校园建设应注重个性化服务、信息资源整合与协同工作。
高校数据中心建设与数据保护:张小平主任指出,高校数据中心建设需关注挑战与解决方案,尤其在数据资源共享、统一认证与深度解析数据价值方面,需跨部门合作,推动数字化决策能力的提升。
未来数字化建设规划与展望:薛亮部长提出,教育数字化不仅是机遇,更是挑战,强调了IT厂商在提供基础设施与解决方案的同时,需不断适应新需求,推动教育信创发展,确保数据安全。
张蓓主任:北京大学通过构建智能感知环境与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了个性化服务与信息资源整合,强调了智慧校园建设的三大核心特征,未来将通过深化顶层设计与应用建设,推动数字化转型向更智慧、个性化方向发展。
张小平主任:清华大学在智慧校园建设中注重跨部门合作,不仅实现传统业务的线上化,还深入挖掘数据红利,推动数字化决策,提出信息资源建设与管理作为信息化工作主线,旨在实现内容、关系与能力全方位集成。
薛亮部长:宏杉科技作为教育数字化领域的专家,致力于提供全面的数据存储解决方案,支持高校构建坚实的数字化基础,面对多样化需求,宏杉科技提供一站式服务,强调在数据安全与信创发展方面的创新与保障。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下,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正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通过深入的交流与分享,嘉宾们展示了各自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独特见解与实践经验,为行业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与启示。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应用的深化,教育数字化将为高校带来更加高效、智能的服务与体验,助力高等教育迈向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