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平台组合应用,飞燕遥感打造航空遥感解决方案的“组合拳”
作者头像
  • 张俊
  • 2023-02-10 00:00:00 3074

航空遥感:高效获取区域信息的关键技术

航空遥感作为高效获取区域遥感信息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基础测绘、数字城市建设、生态资源调查、灾害监测、矿产评估等多个领域。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航空遥感的需求显著增加,其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从传统的地形测绘扩展至林业、农业、电力、矿业、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多元场景,用户对遥感数据的质量、内容、完整性和时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一趋势不仅为遥感服务供应商带来了机遇,也对其装备性能提出了挑战。

不同形式航空遥感的优势与局限

航空遥感并非单一的地面影像捕捉,而是依据需求和应用场景,分为多种形式。根据平台大小,大致可分为大型和小型两类。

大型平台(如有人飞机或大型无人机)在500至10000米的高度间作业,能获取分辨率在0.05至0.5米之间的数据。其优势在于:

  • 续航能力强大,单个架次作业时间可达6至8小时,大型无人机更长达20小时,可覆盖数百至数千平方公里的高分辨率遥感数据。
  • 稳定性高,大型飞行器不易受空中颠簸或气流影响,确保数据质量稳定,坐标解算精度高。
  • 集成化获取,大型平台空间和供电充足,支持多台遥感设备同时工作,实现多源数据的集成化采集。

然而,大型平台的作业受限于空域、时间和天气条件,技术难度较高,成本相对高昂。

小型平台(小型无人机)则主要在500米以下高度作业,数据分辨率通常在0.01至0.05米之间。其优点包括:

  • 灵活性强,对天气、起降场地的要求较低,空域协调难度较小,作业限制少。
  • 高效快速,能迅速收集任务区域的数据,不受卫星重访周期或大型平台空域限制的影响。
  • 高分辨率,适用于中小尺度的遥感需求。

但小型平台的体积限制了其载荷和稳定性,导致数据质量不稳定,校正难度大,续航能力较弱。

飞燕遥感的解决方案与优势

面对不同平台的局限,飞燕遥感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包括优化大型平台的空域适应性、提升小型平台的性能稳定性,以及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整体作业效率。在广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中,飞燕遥感实现了5天连续10架次的记录,展示了其出色的协调能力和应对能力。

项目案例:福建省某市行政区

针对特定项目需求,飞燕遥感灵活运用不同平台和设备,高效完成复杂任务。项目覆盖城区、平原、其他区域及陆域、海岛等不同环境,通过合理搭配正射、倾斜、激光航摄仪及自主研发的AIMS航空集成多模态航摄仪,满足了多层级、多类别的航空遥感数据需求。最终,项目成功采集并制作了高质量的DOM、DEM、DSM等成果,为福建省某市行政区的规划和管理提供了详实的地理信息支撑。

未来展望

飞燕遥感将持续探索和应用先进技术,致力于提高地理信息技术的服务能力,以高效、精准的方式完成每一个项目,为自然资源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服务流程,飞燕遥感致力于成为航空遥感领域的领导者,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张俊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遥感组合拳飞燕解决方案航空组合应用打造平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