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产业的新篇章:探索游戏的多重价值与未来方向
2022中国游戏产业年会“未来游戏视角”论坛于广州盛大召开,聚焦“再认知”议题,探讨游戏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本质与价值。此次论坛由游戏出版工作委员会与中国游戏产业研究院共同主办,汇聚了政府、学界、业界的权威人士,旨在深化对游戏属性的理解,推动产业跨时代发展,助力在全球游戏竞争格局中获取竞争优势。
开幕致辞中,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副秘书长唐贾军指出,“再认知”意味着游戏属性的全面审视,游戏不仅仅是娱乐载体,它还蕴含着艺术、科技、社会与文化等多重特质。随着游戏产业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这些天然属性得以充分展现。论坛呼吁以多元视角解读游戏,突破固有认知限制,重新定义游戏的本质,凝聚产业共识,激发创新活力,共同推动游戏价值的持续释放。
论坛亮点纷呈,从数字人文、新媒体形态、文化交流、身份认同、传统文化创新等多个维度,嘉宾们分享了游戏的文化价值。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王晓光将游戏视为提升认知的工具,认为游戏模拟现实活动,反映生物认知进化过程。他预测,在超级数字场景中,游戏将无处不在,成为生活的基本构成部分,展现出技术与性能价值。
暨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郑焕钊从文化传播学和社会学视角解析游戏,指出游戏的艺术特征和机制已成为塑造社会想象的基础,对网络文艺产生深远影响,成为时代表征。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副教授聂晓梅强调,游戏作为新时代的文化符号,其背后蕴含的国家竞争力包括国民性格、审美情趣、文化传统、科技实力等。《王者荣耀》等游戏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成为全球化的数字文化产品竞技场。
腾讯 NExT Studios「Gameplus游戏+」项目制作人叶梓涛分享了游戏制作的视角,提出游戏作为文化暗物质,充满无限可能性。他倡导游戏开发者应拓宽视野,与各领域专家展开合作,促进创新与交流。
与会者一致认为,游戏正在演变为技术创新驱动的超级数字场景,游戏技术不仅在游戏研发领域有所突破,还向其他行业渗透,成为推动数实融合的关键力量。中国科学院刘毅博士提出,游戏技术为内核的超级数字场景已成为推动跨行业发展的新动力。
华为云与腾讯等科技企业代表展示了游戏在新兴科技领域的应用案例,华为云强调游戏在追求虚实融合与自主创新中的重要角色,腾讯开悟平台负责人刘林分享了平台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的实践,推动人工智能教育与研究的生态建设。
论坛闭幕时,一场围绕“从第九艺术到超级数字场景”的圆桌对话,汇集了游戏研究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共同探讨游戏的再认知路径与未来发展潜力。
此次论坛揭示了游戏产业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全新定位,它不仅是推动融合与创新的催化剂,更是加速技术升级、业态变革的驱动力。在全球范围内,对游戏未来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游戏作为一种超级数字场景,将持续释放新价值,引领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