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合肥新闻》2月14日刊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的薛天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细胞》杂志上公布了他们的最新研究发现,这一成果揭示了光线感知如何影响人体血糖代谢的神经机制。
公共卫生领域的多项调查揭示,过量的夜间照明暴露与肥胖和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增加密切相关。长期以来,科学界一直未能明确光是否能直接影响血糖代谢,以及涉及到哪种类型的感光细胞、神经通路以及外周靶器官的具体机制。
薛天教授的研究团队经过深入探索,发现了光线通过激活视网膜上的特定感光细胞,经由视神经传递信号至下丘脑和延髓的神经核团,最终通过交感神经作用于外周的棕色脂肪组织,实现了对血糖代谢能力的直接抑制。这项研究进一步表明,光调节血糖代谢的能力在哺乳动物中具有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