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健康年度医生盛典于2月11日在北京盛大举行,聚焦互联网医疗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医疗领域的影响。据官方介绍,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在过去一年问诊量突破1亿人次,其中最高单日问诊量达到114万人次,确立了其作为在线诊疗行业龙头的地位。
专家对话环节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多位知名专家参与,共同探讨互联网医疗的价值、质量和安全,以及线上线下一体化医疗服务模式的未来发展。京东健康互联网医院院长查滨主持了这一富有洞察力的讨论。
王贵强,感染疾病科主任兼肝病中心主任,强调互联网医疗为患者提供了便捷的诊疗途径,尤其是对于慢性肝病和新发传染病的管理。他指出,通过远程分级诊疗模式,互联网医疗能够有效提升诊疗效率,节约医生和专家的时间成本,鼓励更多医生投身互联网医疗领域。
郭晓蕙,内分泌科主任医师,分享了互联网医疗在解决内分泌疾病远程问诊难题、辅助诊断和促进青年医生成长方面的优势。她还提到,互联网医疗支持了慢病管理,通过线上平台实现患者长期的健康管理。
田龙,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指出互联网医疗为患者提供了隐私保护的诊疗渠道,同时也提升了偏远地区患者的医疗可及性。他认为,互联网医疗通过线上平台优化了患者术前管理和术后随访流程,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
倪晓光,肿瘤内镜科主任医师,认为互联网医疗是满足民众多元化医疗需求的重要工具,它减少了患者的时间成本,使患者能够直接访问顶级专家,获得专业咨询,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就医流程。
王贵强建议,互联网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引入第三方评估和专家委员会定期审查,确保诊疗过程的质量和准确性。同时,结合可穿戴医疗设备等科技手段,实现诊疗信息的有效整合,提升服务质量。
郭晓蕙提出,定期进行线上病例回顾和专家指导,以及利用技术手段监控医疗质量,是提升互联网医疗服务质量的关键。她还强调了辅助诊疗系统的价值,助力年轻医生规范诊疗。
田龙强调了互联网医疗的界限划分,明确科普、咨询与治疗的区别,并倡导线上线下互补的服务模式,以确保诊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他特别提到了京东健康互联网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委员会的作用,该委员会制定了一套标准化的互联网诊疗管理规范。
倪晓光指出,互联网医疗在连接线上与线下服务时存在挑战,需要重点关注,以避免潜在的漏诊和误诊风险。
京东健康年度医生盛典不仅展示了互联网医疗的当前成就,还预见了其在医疗领域的广阔前景。通过专家们的深度讨论和对未来趋势的展望,展现了互联网医疗在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以及推动医疗服务模式创新方面的潜力。这一盛会不仅促进了医疗行业的交流与合作,也为互联网医疗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