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步入数字化时代,企业云化的趋势远远超越了市场的预期。Gartner预测,到2025年,云原生平台将成为超过95%的新数字计划的基础,这一比例在2021年仅为不足40%。面对如何高效利用云资源、从云上获取价值的挑战,所有企业都在寻求答案。
IDC中国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武连峰指出,十年前我们正处于“数字化转型时代”,而今则进入了“数字化业务时代”。据IDC预测,至2027年,中国前2000强公司的40%收入将源自数字化产品、服务和体验,当前这一比例仅为20%左右。为了支撑未来数字业务的扩大与发展,企业正大幅增加在数字化业务上的投资,预计到2023年,中国企业在此领域的支出将增长至经济规模的4倍,达到约19.2%。这将为企业的卓越运营、差异化竞争与长期增长奠定坚实基础。
华为云CTO张宇昕在主题演讲中阐述了华为云在数字化转型中的云原生技术创新主张——上好云、用好云、管好云,助力新云原生企业成长。他指出,许多企业虽已上云,但业务和技术架构并未实现根本转变,仍受限于传统IT理念,难以充分发挥数字化转型的潜力。
张宇昕强调,“深度云化”不仅是简单地将业务迁移到云端,其核心在于采用云原生思维,实现全面的云化。这意味着企业不仅要关注业务扩展与用户体验,还要聚焦于云上的创新与精益运营,实现上好云、用好云、管好云的过程,这是企业成功转型的关键路径。
面对上云、用云、管云的难题,华为云分享了分布式云原生基础设施、应用现代化、数智融合、IT治理体系、企业级安全、确定性运维和FinOps等云原生创新实践,帮助企业有效提升价值创造能力,成就新云原生企业。
栗蔚副所长提出,数字原生企业应具备分布式中枢神经、高敏捷大脑、可再生身体与生态化思维,才能在数字经济时代中脱颖而出,构建核心竞争力。真正的数字原生企业能够灵活应对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企业数字化转型通常分为基础阶段、实现阶段与售后阶段,这三个阶段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关联、循环作用。企业需综合考虑数据迁移、计算分析与资源优化等多方面因素,以实现全面的云化与数字化升级。
华为云作为云原生领域的倡导者、思想引领者与实践先锋,自2015年参与云原生计算基金会(CNCF)创建以来,一直致力于推动云原生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通过提供云原生基础设施与服务,融入AI、数据、媒体等领域的领先技术,华为云助力企业实现全栈智能,并通过全球存算网覆盖业务所需的所有角落,支持企业全面云化。
创原会作为全球化原生交流平台,由华为云、CNCF、中国信通院以及业界云原生技术精英共同创立,旨在加速云原生技术与产业的融合。通过持续的实践与创新,创原会已积累了一系列优秀的数字化经验,并为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与支持。
以四川为例,华为云已成为服务四川百强企业与Top50互联网企业的关键力量,支持包括四川林草、攀钢集团、川威集团、新希望、科伦药业在内的大型政企,以及极米科技、英雄互娱、天上友嘉、龙渊科技、数字天空等互联网创新企业,实现数字化创新发展。
会议期间,揭晓了第二届“云原生十大技术创新/先锋实践”评选结果,为来自互联网、汽车、金融、零售等行业的二十家企业颁发了荣誉奖项,鼓励创新与卓越。
张宇昕强调,通过持续上好云、用好云、管好云,企业能够成为新的云原生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成功。华为云与创原会将继续携手产业伙伴,探索与实践,共同推动企业迈向数字化新时代。
此篇改写旨在遵循原文内容,提炼关键信息点,同时通过同义词替换、句式重组等方式,力求在语言风格、表达方式上与原文有明显区别,以满足改写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