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中环近期宣布与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携手,共同投资建设年产35GW高纯太阳能超薄单晶硅片智慧工厂项目及配套工程(简称“DW五期项目”),双方正式签署了《项目投资协议书》。
DW五期项目,作为中环晶体六期产业链的重要补充,总投资约41亿元人民币,计划构建G12硅片产能达35GW,预计于2月18日动工,至第四季度投产。此项目旨在强化中环在工业4.0与关键技术领域的竞争优势,打造自动化、少人化、高效化、高薪化的制造模式,显著提升运营效率。TCL中环明确指出,这一合作符合公司的新能源光伏产业战略规划,旨在加速提升G12硅片的先进产能,优化产品结构,发挥其规模、成本与市场优势,巩固公司在光伏硅片领域的领先地位和市场份额。
革新与加速:大干快上,以产能优势抢占市场
TCL中环,作为光伏行业的领军者,自1981年涉足光伏领域以来,屡次成功跨越行业周期,引领先进产能的发展。自2007年起,公司积极探索工业4.0制造模式,通过深度开发设备自动化,实现了从原料到成品的全流程自动化升级,显著提升了人均劳动生产率,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与良率,增强了产品的柔性和定制化能力。
近年来,TCL中环持续加大投资力度,2022年实现光伏单晶总产能140GW,其中210mm硅片产能占比超过90%。公司投资建设的50GW(G12)太阳能级单晶硅材料智慧工厂项目(晶体六期项目)是当前全球单体规模最大、智能化水平最高的单晶硅生产基地,从开工到产品下线仅用时300天,展现了中环的高效执行能力。
市场需求与技术趋势:2023年的机遇与挑战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我国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容量约为3.9亿千瓦。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2023年我国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将增至约4.9亿千瓦。
随着2021年至2022年间成本敏感的大型地面电站装机需求和主要硅片制造商开工率受到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的制约,2023年初,随着上游原材料供需格局的改善,产业链价格的下降激发了低收益率压制的地面电站装机需求复苏。据机构预测,自2022年三季度以来,多数地面电站项目已具备建设动力,2023年国内光伏地面电站装机预计将呈现高速增长。
同时,2023年被视为光伏行业从周期性向科技成长转变的关键年份。光伏产业链持续聚焦于降低度电成本(LCOE),大尺寸、薄片化、细线化、N型技术成为主流趋势。在此背景下,210mm硅片凭借其成本优势展现出强劲潜力。TCL中环推出的210mm大尺寸硅片已实现与传统182mm尺寸相比,组件和电池成本分别降低了5.70%和2.66%。由于210mm硅片在生产工艺上有较高门槛,优质硅片供应面临紧张局面,未来利润将更多流向技术领先的龙头企业。此外,210mm硅片凭借其通量成本优势,有助于下游电池、组件环节降低非硅成本和BOS,使其在600W+大功率地面电站中占据显著优势。
TCL中环在2022年四季度主动下调价格,引导全行业价格回归合理区间。2月6日,TCL中环公布了硅片报价,显示出其对行业定价权的深刻影响,被视为“光伏行业格局反转”的重要信号。
DW五期项目的启动,不仅预示着TCL中环在行业话语权方面的进一步加强,还为公司提供了更为稳健的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巩固了其在硅片领域的龙头地位,提前布局了2023年210mm大尺寸硅片的发展机遇,引领光伏产业的大规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