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得益于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城市治理和服务正步入全新阶段。今年,多个省市聚焦智慧城市建设与数字化转型,旨在通过增强数字“算力”,使城市更加“智慧”,居民生活更为便捷。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个地区将“数字孪生”视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上海提出构建城市数字底座,推动空间信息数据的应用,推进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四川则强调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城市社会治理,构建数字孪生城市与智慧社区;深圳则明确了建设以城市信息模型为核心的城市时空信息平台与数字化底座,有序构建全自主可控的数字孪生城市和智能体的目标。数字孪生技术,通过虚拟与实体世界的无缝连接,显著提升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与治理的效率与精度。
技术支撑下,智慧城市的各项应用正加速落地。重庆两江新区引入公交车尾屏显示红绿灯倒计时功能,提高了城市交通安全性。通过集成的传感器和智慧城市平台,车辆能实时接收到各类交通信息,实现与道路的智能互联,体现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创新价值。重庆致力于建设“智慧名城”,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驱动下,智慧城管、智慧园林、智慧社区等领域展现出新应用的潜力。
智慧城市的建设不仅依赖于技术创新,更需要政府、企业与公众的共同参与。政府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扮演着引导角色,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与数据开放,鼓励政企合作与全民参与。江苏省强调加强数字化治理服务能力,浙江省倡导建设数字社会,湖南省则致力于打造智能化城市治理典型场景。齐向东指出,智慧城市的安全运营是关键,需建立安全运营中心,提升网络安全水平,以确保智慧城市的稳定运行。
总之,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涵盖了技术、政策、社会等多个层面的协同推进。通过持续的创新与优化,城市将更加高效、智能,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服务,同时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开辟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