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大数据分析领域领导者Teradata宣布退出在中国的直接运营,此消息在业界引发热议。在信创(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的快速发展背景下,包括Teradata在内的海外大数据企业正逐步撤出中国市场。这一动态凸显了国内大数据基础软件的国产替代空间巨大,预计每年释放的市场空间约为150亿元。国产大数据基础软件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国信创产业的发展遵循“2+8+N”的体系,旨在分步骤地实现关键领域的国产化替代。从底层的基础硬件、基础软件,到上层的行业应用软件,整个产业链正经历着国产化的浪潮。其中,数据库作为信创产业基础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国产化进程显著加快,并已从底层软件拓展至上层应用,如数据仓库、数据中台、大数据分析平台、商业智能(BI)等领域。
据预测,到2023年,中国数据库市场规模将攀升至40亿美元,约合280亿元人民币,占全球市场的7%。这一趋势表明,中国数据库市场展现出蓬勃生机与广阔前景。
国内多家银行正在积极推进数据仓库的国产化替代工作。例如,某大型国有银行与索信达控股合作,完成了银行卡数据仓库和营销平台的国产化替换,并重新构建了营销活动管理平台。这一举措显著提升了银行的自主可控能力以及系统运行效率。
近年来,中国数据基础日益完善,新兴应用场景不断涌现,特别是在移动化、数据化领域的发展迅速,为大数据产业提供了坚实基础。伴随信创产业的推进,中国软件企业的研发实力显著增强,产品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数据库领域尤为突出,涌现出众多优秀国产软件厂商,市场份额逐年扩大。
索信达控股为客户提供的大数据平台解决方案,以打造一站式全链路的数据资产供应链为核心,通过赋能业务场景,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该方案以索信达灵玑数据库软件为基础,构建企业级数据仓库,并与Hadoop平台融合,形成湖仓一体的大数据底座。此外,它还整合了数据交换中心、数据服务引擎、数据资产使能平台等组件,共同构成企业数据资产供应链,为各类业务场景提供高质量、安全的数据产品和服务,推动数据驱动的业务创新。
索信达以其独特的优势,帮助客户实现了从数据获取、存储、处理到应用的全流程整合能力。在前端,索信达提供了数据仓库和数据集市的建设、数据治理与安全防护等后台基础服务;在中端,通过数字化管理赋能业务,实现全场景、全数据、全链路的闭环执行、管理和决策分析;在终端,通过中台和基础建设支持业务场景的灵活构建,实现数据穿透前中后台,逐层赋能一线业务,将技术能力转化为业务能力。
索信达在金融数据智能和营销科技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底蕴和丰富的项目实施经验,通过自主研发,推出了数据资产管理平台、数据仓库/数据集市、数据管理及集成开发套件等系列数据产品,形成了完整的技术方案和实施方法。这一系列举措成功助力客户实现数据迁移与系统优化,更好地满足业务发展需求。
目前,索信达与超过80%的头部金融机构建立了紧密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在底层数据平台建设、数据资产管理、数据库迁移、数据分析及应用等方面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巩固了其在数据领域的领先地位。这一合作网络不仅强化了索信达在行业内的影响力,也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