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小尺度振荡磁重联促使暗条形成
作者头像
  • 谭坤有约
  • 2023-02-28 12:37:01 3056

昆明,2月27日(记者赵汉斌报道)——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与云南师范大学的科研团队在联合研究中揭示了太阳上微细磁力线的动态交互如何促成特定结构——中间暗条的生成。这一重要发现已刊载于国际天文学权威期刊《天文物理学报》。

磁力线的相互作用,即磁重联现象,是能量转化的关键过程,它将磁场的能量转换为动能和热能。虽然关于磁重联的观测记录较为丰富,包括电流片、等离子体的流入与流出等现象,但磁重联直接促成暗条生成的实例却鲜见报道。

该研究团队特别关注于2020年6月5日太阳活动区12765中的一系列磁重联事件,详细追踪了这一过程,直至暗条的形成。研究发现,暗条与其周围的磁环逐渐接近,继而发生磁重联,生成电流片。这些电流片的形成具有垂直方向上的周期性,被定义为振荡磁重联。在暗条的北部,观察到了间歇性的、具有振荡特征的小规模磁重联活动。

在磁重联过程中,大量物质不断被注入暗条通道,研究者精确计算了物质进入暗条时的速度、质量和动能等参数。结果表明,进入暗条的物质质量与预估的暗条质量高度匹配。在这段时间内,共有53次物质注入事件发生,平均速度达到约57公里/秒,总计物质质量约为7.39×10^14克,释放的总动能估计为3.09×10^21焦耳。

研究团队据此推断,正是小规模磁力线的反复重联,导致等离子体被注入暗条内部,最终促成了暗条的形成。这一发现深化了我们对太阳活动及其影响机制的理解,为进一步探索太阳物理提供了宝贵的洞察。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谭坤有约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振荡尺度促使形成太阳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