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后跨国驰援记:一台Rokid AR眼镜,两个世界的生死救援
作者头像
  • 雷民潋
  • 2023-03-02 00:00:00 3002

救援跨越千里的医术之光

在2月6日土耳其与叙利亚遭受7.8级大地震的严峻时刻,中国救援官张教官迅速响应“向灾中挺进”的号召,仅携带两件专业救援装备——Rokid AR远程诊疗系统与3D扫描仪,毅然踏上跨国救援之路。

张教官抵达叙利亚哈马省Suqaylabiyah国立医院,发现当地医疗设施极为匮乏,设备老旧,电力不稳定。面对时间紧迫、救援任务艰巨的现实,张教官紧急联络中国医疗支援团队,通过Rokid AR眼镜实现了跨国救援的高效对接。

在第一视角的画面中,张教官与市七医院的医疗团队共同见证了12岁震灾幸存者Ashly的困境:他因地震受伤,全身疼痛、尿血,亟需救治。张教官利用AR眼镜作为桥梁,引导当地医生执行关键操作,协助Ashly接受远程诊疗。市七医院的专家团队依据实时传输的影像资料,迅速做出初步诊断,指导了后续治疗方案,使得Ashly得到及时转诊至其他科室。

这场跨国救援不仅挽救了Ashly的生命,也为等待治疗的其他患者提供了希望。脑瘫患者、结肠癌扩散至卵巢的患者,以及无法发声的受灾儿童都得到了细致的评估与针对性建议。

科技温暖人心,弥合医疗不平等

刘OKID AR眼镜,作为连接先进医疗资源与偏远地区患者的桥梁,展现了其在医疗领域的重要价值。不仅在叙利亚灾区,这款设备也在舟山海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等地发挥了关键作用。

夏帮博医生,这位下沉至舟山市普陀人民医院急诊科的医生,将Rokid AR眼镜视为职业生涯中的重要工具。他利用这一技术,走遍13个岛屿进行义诊,救治了多位面临生命危险的患者。从70岁的偏瘫老人到五旬重伤的大伯,每一步都彰显了科技在医疗救助中的力量。

Rokid AR眼镜的应用超越了常规的远程会诊,还支持了手术记录、日常教学与医疗看护等多场景应用,显著提升了医疗效率与质量。通过全数字化流程的实施,Rokid为医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工作方式,助力医疗资源的优化分配。

科技连接世界,共筑生命之桥

面对全球各地因自然灾难、经济条件限制而面临的医疗挑战,Rokid坚信科技的力量。通过不懈努力,Rokid致力于将AR急救资源引入更多地区,为患者带来希望与重生的机会。秉持“Leave Nobody Behind”的使命,Rokid正持续在全球范围内推广科技医疗解决方案,以期消除医疗不平等,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充满关怀的世界。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雷民潋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驰援救援跨国生死眼镜两个世界Rokid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