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对过去一年的采购工作进行了回顾,并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他强调,完善公共采购领域的法律框架,构建正向循环的采购环境,以及实施国家供应链战略,推动国有企业采购向供应链转型,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此外,他倡导充分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以推动公共采购机制的变革与创新。
国资委新闻中心首席专家李锦预测,未来三年,国有企业将重点重构供应链与产业链,旨在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链韧性。与此同时,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副会长刘慧指出,国际社会应携手加强公共采购标准化体系建设,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
南方电网采购总监谭琼分享了该企业在数字化采购领域的实践经验。南方电网围绕服务链、数字采购、数字品控、数字物流、数字监督等关键环节,构建了现代数字供应链管理体系,以提升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
齐心集团的高级副总裁、B2B事业部总经理戴盛杰代表服务提供商,阐述了人工智能在数字化采购中的应用价值。通过数据驱动的决策支持,齐心集团实现了库存结构优化、采购成本控制,并通过数据标签共享,提升了供应链上下游的服务效率。这一实践表明,持续降本增效的核心在于精准数据分析与应用。
在“双碳”战略背景下,齐心集团分享了其在绿色采购方面的经验和理念。作为国内领先的数字化采购服务商,齐心集团长期致力于绿色生产与服务,通过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优化商品集成、强化物流仓储管理,促进可持续采购与绿色生态采购模式的发展。
大会期间,展示了包括中物联公共采购分会、国网电商、齐心集团在内的19家企业的年度成果。齐心集团通过综合解决方案,展示了其在企业服务平台、云视频和自有品牌业务的优势,提供了从办公物资采购到营销物料定制的全方位服务,同时展示了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竞争力的路径。
大会还发布了《国有企业服务采购操作规范》团体标准及试点单位名单,以及2021-2022年度全国公共采购优秀案例,旨在表彰先进,促进行业标准的推广与最佳实践的分享。
随着政府、国有企业集中采购率的提升与数字化水平的加速发展,公共采购正逐步迈向高效、绿色的新时代。全行业需继续探索,共同推动公共采购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供应链的提质、降本、增效,以及绿色采购的深入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