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月28日举办的“中小企业数实融合研讨会”上,阿里巴巴研究院副院长安筱鹏博士发表了题为《探索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路》的重要演讲,深入剖析了全球视野下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及面临的挑战。
安筱鹏从国际视角出发,探讨了全球范围内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共性难题。他指出,虽然全球多国均在积极推行数字化转型战略,但实际进展并未达到预期目标,尤其在中小企业层面,转型进程相对缓慢。这一现象在德国尤为显著,尽管工业4.0计划的提出旨在加速中小企业数字化,但效果未达预期,显示出传统理念、技术供给、资金支持等方面的不足。
中国中小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同样面临资金、人才、技术等瓶颈。安筱鹏分析指出,过去长期讨论的数字化转型议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他进一步阐述了中美德三国在新一代技术应用领域的不同话语体系,强调了中国拥有独特的大国优势,包括庞大的社会消费品零售市场、制造业规模以及技术创新潜力。
面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安筱鹏强调了“技术问题、理念问题”的双重障碍。他指出,缺乏低成本、低门槛、高效率的解决方案是阻碍中小企业转型的主要因素。为此,中国提出了“小快轻准”策略,旨在通过构建新型技术架构和解决方案,为中小企业开辟一条新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安筱鹏将平台+低代码视为开启数字化转型新时代的关键。这一模式不仅超越了传统技术解决方案的小修小补,而是提供了一种划时代的路径,为中小企业解决了数字化转型的“三座大山”。他认为,数字化基础设施不仅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工具,更是驱动中国创新的关键力量。
在云计算的推动下,商业系统日益复杂,传统的架构已难以为继。安筱鹏强调了基于云构建的新技术架构和解决方案对于支持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这一变革标志着从信息记录时代到SaaS化应用、平台+低代码的跃迁,实现了商业系统核心能力的自我进化。
平台+低代码模式对于传统数字化解决方案进行了彻底的解构与重组。它不仅覆盖了传统解决方案未触及的领域,还能集成多个系统,拆解传统业务架构模块,并基于平台重新构建数字化体系。这一过程从浅入深,逐步深化价值,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从浅层到深层的数字化转型路径。
安筱鹏指出,构建一个强大的生态体系是平台+低代码模式成功的关键。钉钉作为平台的代表,聚集了380万行业和生态开发者,共同构建了包含500万个SaaS应用、3000多个API接口的闭环生态系统。这一生态不仅促进了需求反馈的双向流动,还推动了持续的迭代与进化。
安筱鹏的演讲强调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并展示了平台+低代码模式作为推动这一转型的有效路径。通过构建开放、创新的生态系统,中小企业不仅能够克服数字化转型的挑战,还能够在不断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保持竞争力。这一路径不仅为中国企业提供了独特的机遇,也为全球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如何实现协同效应的最大化,更好地发挥自身作用?
安筱鹏回应: 在探索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钉钉正尝试构建两种独特的路径。一方面,从中小企业的需求出发,通过平台+低代码+PaaS的体系,为广大小微企业提供量身定制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从供给端出发,探索中国特有的2B服务模式,构建一个由多元化ISV构成的复杂生态体系,旨在满足中小企业的急用需求,提供高效、低成本的数字化服务。关键在于构建一个动态演进、迭代升级的生态体系,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从而实现协同效应的最大化。
中小企业在进行数据资产梳理时,其数据的特点有哪些?
安筱鹏回应: 中小企业在数据资产梳理过程中,数据的数量、种类、质量和价值创造链往往具有特定特点。首先,数据数量庞大且种类多样,涵盖运营、销售、客户、供应链等多个方面。其次,数据的质量参差不齐,包括实时性、准确性、全面性等。数据的价值创造逻辑在于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具体而言,数据通过支持决策过程,即正确的时间、正确的数据、正确的传递方式,来驱动资源的最优配置,进而提升创新能力、管理效率、成本控制、安全性等。因此,数据治理不仅仅是手段,更是实现价值创造的关键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