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月20日举办的第五届消费品论坛中国日活动中,“减碳友好行动”迎来了四位新成员——晨光、达能、赫力昂、麦当劳(按拼音首字母排序),他们在消费领域的各个细分市场中均占据领先地位,不仅深得消费者的喜爱,亦在可持续发展和减碳行动方面进行了深入布局。
“减碳友好行动”旨在通过汇聚行业力量,共同推动低碳消费理念的普及与实践。近期,这一行动取得了显著进展:
低碳商品:与行业领军品牌及专业机构紧密合作,已成功制定并实施了低碳商品团体标准,涵盖了液体洗涤剂、替换装、生物基可降解塑料替代等产品类别,实现了低碳商品的规模化推广。
低碳营销:“88碳账户”与“88减碳日”项目联动各大品牌与消费者,通过整合品牌建设、消费者教育与低碳消费体验,共同构建低碳消费心智。阿里巴巴、资生堂与伊利等企业已积极参与,通过推广替换装消费与奶盒回收等活动,鼓励消费者参与减碳行动。
低碳物流:采用光伏、新能源车辆、循环箱等环保技术,为企业提供绿色供应链解决方案,助力品牌商实现低碳转型。去年,菜鸟与伊利合作推出的“全链路减碳数字化系统”,实现了碳排放与减碳量的数字化管理,同时,绿色回收服务已覆盖全国10万个菜鸟驿站,315个城市居民得以参与快递包装回收,有效促进减碳减排。
随着新成员的加入,以及在低碳商品、营销与物流领域的持续创新与实践,“减碳友好行动”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不仅激励着更多企业投身减碳行动,也为消费领域减碳工作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减碳友好行动”还与消费品论坛(CGF)携手,共同发起CGF中国本土倡议,探索将这一行动经验拓展至全球范围的可能性,旨在持续推动低碳消费理念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与实践。
面对消费领域日益增长的碳排放挑战,品牌企业正积极寻求减碳之道。“减碳友好行动”于2022年7月由阿里巴巴发起,联合20家消费领域企业共同启动,现已扩展至24家成员,旨在聚焦商品、物流、营销三大关键领域,构建企业的减碳能力,提升消费者对低碳消费的认知与参与度,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消费领域向低碳化转型。
参与“减碳友好行动”的企业不仅能够履行社会责任,还能通过创新低碳消费模式,发掘新的商业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期目标。这不仅为消费领域减碳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为实现全球环境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