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整体下滑的大环境下,高端手机市场展现出了一股逆流而上的力量。尽管整个市场低迷,但售价超过600美元的高端智能手机销量却实现了1%的增长,这标志着高端手机市场在逆境中实现了稳健增长。
在这股增长潮流中,苹果公司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独揽了高端市场份额的75%,并将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总收入推升至41.25%的水平。这一成就,不仅反映了苹果产品的高品质与市场认可度,也揭示了自研芯片在推动其成功中的关键作用。
苹果的成功秘诀在于其自主研发的芯片技术,尤其是自研CPU与GPU架构。在移动市场中,苹果是唯一实现这一技术突破的公司,这为其产品提供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多年前,高通与三星也曾尝试开发自研CPU架构,如Krait(环蛇)/Kryo和Mongoose(猫鼬)。然而,面对Arm公版CPU架构的竞争压力,两者最终选择回归Arm公版。近年来,高通和三星均表现出对自研CPU架构的重新兴趣,高通甚至为此与Arm公司产生了法律纠纷。三星则在公司内部组建了CPU核心开发小组,并聘请了前AMD高级开发人员Rahul Tuli担任领导,计划在2027年前实现自主核心架构的CPU开发。
高通和三星重启自研CPU架构的主要原因是产品性能的提升需求。在与苹果的竞争中,Arm公版CPU架构未能满足他们的期望。对于三星来说,重启自研CPU架构旨在重振手机业务,特别是在中国市场面临挑战的情况下,三星希望通过自研芯片增强竞争力。而对于高通,其目标是在PC与高端手机市场扩大份额,从而摆脱对Arm公版架构的依赖,开发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
自研芯片核心能够提供对硬件底层的深度整合,使得芯片厂商能够根据需求定制设计,更好地适配软件生态,这不仅对苹果打造核心体验至关重要,也是众多手机厂商投入自研芯片的主要动力。更深入的自研CPU/GPU架构能够在核心差异化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从而为产品带来显著的竞争优势。
尽管Arm公版架构在全球范围内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智能手机市场规模趋于饱和,手机厂商们正寻求建立更长久的竞争优势。这种趋势促使芯片厂商重新审视其战略,考虑如何在公版架构的限制下创造更具竞争力的产品。这一过程中,自研CPU架构的开发成为了关键一步,但同时也伴随着挑战,需要厂商在技术创新与市场适应性之间找到平衡点。
来源:雷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