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付盾汪德嘉—基于自主数字身份的个人数据区块链托管破解征信“断直连”困局
作者头像
  • 完颜礼祥
  • 2023-03-27 00:00:00 3010

数据共享与个人信用信息升级:从“断直连”到自主数字身份的区块链托管

随着数据要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党的决策层不断优化数据基础制度,强化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旨在构建更为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在这一背景下,国家数据局的成立标志着数据治理的新篇章开启,其职责包括数据资源整合共享、数字中国规划建设和数字社会的建设等。

数据共享作为数据要素化的关键步骤,是实现数据价值最大化的基础。数据只有在流通中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数据的价值挖掘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因此,频繁的数据流通能显著提升其价值。在平台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数据主要被大型机构存储,这使得机构间数据共享成为数据要素化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然而,数据跨机构共享引发的数据隐私和数据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导致数据共享需求与数据安全合规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在此背景下,“断直连”政策应运而生,旨在规范数据平台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模式,防止个人信用信息直接流通至金融机构,以保障数据安全和隐私。

征信“断直连”的局限性

“断直连”政策要求数据平台不再直接与金融机构对接,转而通过持牌征信机构作为中介,形成“数据平台-征信机构-金融机构”的数据分享路径。虽然这一做法在短期内有助于合规数据共享,但在长期发展中存在多方面的问题:

  1. 数据垄断风险:持牌征信机构作为唯一合规渠道,可能导致数据垄断现象,限制数据自由流通,加剧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
  2. 权益分配失衡: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其产权属性应得到合理体现。但在现有方案下,数据平台在数据加工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并未得到对等的激励,相反,征信机构作为数据通道获取了大部分权益,加剧了数据平台的不满情绪。
  3. 市场化运作难题:在数据链路中,数据平台缺乏共享动力,金融机构面临业务调整压力和数据成本上升,征信机构也遇到新业务拓展的挑战,整个数据流通体系难以形成有效的市场化闭环。

自主数字身份与区块链托管的创新方案

面对“断直连”政策的局限性,一种基于自主数字身份的个人数据区块链托管方案被视为更优解。这一方案融合了数据确权与数据共享激励机制,利用区块链技术提供安全高效的数据确权手段,同时通过数据托管机构实现数据存储、管理和使用分离,从而解决传统数据托管存在的问题。

  1. 数据确权与用户主权:分布式数字身份技术使用户能够自主管理自己的数字身份和数据资产,打破数据垄断,实现数据确权的公正性,增强用户在算法时代的自主权。
  2. 安全可信的数据流通:区块链技术提供了一种安全、可信的价值互联网,通过分布式账本技术确保数据的唯一性,记录数据的全生命周期,为数据的采集、存储、计算、管理、使用等环节提供透明、可追溯的机制。
  3. 数据共享与经济激励:基于区块链的新型经济系统鼓励开放网络上的数据共享应用,允许任何人创建协同共享应用,实现数据共享的透明化、可编程化和经济激励,促进数据要素市场的健康发展。

监管合规与全球应用前景

基于自主数字身份的区块链托管方案不仅在监管合规层面表现出色,还能满足国际数据共享法律法规的要求,如《数据安全法》、《个保法》以及GDPR等,尤其在跨境数据共享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确保用户对其隐私数据的完全控制权,以及最小化隐私披露,该方案在维护数据安全和个人隐私的同时,实现了数据合规共享。

结论

综合上述分析,基于自主数字身份的个人数据区块链托管方案不仅解决了“断直连”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局限性,而且通过技术创新和机制设计,为数据要素市场化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更为有效和可持续的路径。这一方案有望成为全行业数据共享与管理的通用解决方案,推动数据要素在经济活动中的高效流通与价值释放。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完颜礼祥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征信区块困局自主基于身份破解数字数据托管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