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步伐的加速,人工智能与智能计算作为关键生产力,正不断向更高层次与更广阔领域拓展。数据量的激增与数据形态的多样化,对算力与存储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这也使得芯片与半导体行业步入了全新的发展周期。
在近期举办的“英特尔中国研究院与南京英麒智能科技2023探索创新日”活动中,英特尔研究院的高级领导宋继强阐述了行业的趋势与展望。他指出,半导体行业正以惊人的速度迈向“万亿时代”。一方面,英特尔坚信摩尔定律将继续引领技术发展,计划到2030年在单一封装内集成高达一万亿个晶体管;另一方面,根据麦肯锡的数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万亿美元级别。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进步,进一步推动了万亿级训练参数的需求,激发了市场潜力。
英特尔正积极实施名为“IDM 2.0”的战略转型,旨在深化在晶圆制造、封装、芯粒、软件等领域的全方位投入。与此同时,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在技术创新方面构建了一套独特的运作模式,即“双轮驱动,融合创新”,旨在结合国内外先进科技,促进持续创新。
该研究院的探索逻辑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首先,“发现”潜在问题与机遇,与产业界及学术界的伙伴共同探索;其次,“解决”技术难题,通过研发与测试推出解决方案;最后,“推广”成果至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借助英特尔在产品与技术平台的优势以及广泛的生态合作伙伴网络,实现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跨越。
在此背景下,英特尔中国研究院与南京市麒麟科技创新园自2021年起展开了紧密合作。去年,双方携手成立了英特尔智能边缘计算联合研究院,并通过南京英麒智能科技在麒麟科创园的平台实现了智能边缘计算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落地。
南京市麒麟科技创新园的主任樊向前强调,联合研究院自成立以来,依托英特尔的有力支持,已成功搭建起边缘计算硬件与基础设施,并推进了多个产业化项目的进展。未来,双方将充分利用英特尔在处理器芯片、人工智能、算力平台等领域的技术优势,以及园区在能源、交通、通信等领域的产业优势,进一步深化技术应用场景,加速产业化项目的落地进程。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体现了英特尔与中国本土合作伙伴在技术创新与应用落地方面的深度合作,也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与科技前沿探索提供了重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