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ck Point:全球物联网攻击激增,预防策略势在必行
作者头像
  • 金融科技
  • 2023-04-20 00:00:00 3055

物联网:从普及到安全的双刃剑

物联网的崛起与关键发展

物联网(IoT)已成为日常生活的基石,特别是在政策层面,如《“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将其视为重点发展领域。截止至2022年底,我国移动物联网用户规模迅猛增长,达到18.45亿户,较上年净增4.47亿户,占据全球总数的70%。IDC预测,到2026年,中国物联网IT支出将突破2981.2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约四分之一,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预计未来五年内,中国物联网IT支出将以13.4%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稳步增长,增速领先全球平均水平。

安全挑战与数字化转型加速

随着物联网设备的广泛应用,网络攻击亦随之增多,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教育、医疗等领域加速数字化转型,对业务连续性的追求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安全性的关注,导致了安全漏洞的出现。网络犯罪分子利用这些漏洞,针对物联网设备发动攻击,以获取直接访问权限和隐私信息,进而对企业网络构成威胁。

物联网设备攻击的全球化趋势

全球范围内,物联网设备攻击呈现普遍增长态势,尤其在教育与研究部门,每个机构每周遭遇的攻击次数高达131次,远超全球平均水平,增长幅度达到34%。其他行业也出现了显著的攻击增长,多数行业的攻击次数均实现两位数增长。据Check Point Research的报告,学校因其网络上存储的大量个人信息而成为攻击的“软目标”,远程学习的普及进一步扩展了网络犯罪分子的攻击范围,而学校在网络安全投入上的不足,则为黑客发起网络钓鱼攻击和部署勒索软件提供了便利。

关键漏洞与攻击手段

分析发现,自2023年初以来,排名前五的物联网设备漏洞及其影响频率如下:

  1. MVPower DVR远程代码执行,平均每周影响49%的机构。
  2. Dasan GPON路由器身份验证绕过(CVE-2018-10561),每周影响38%的机构。
  3. NETGEAR DGN命令注入,每周影响33%的机构。
  4. D-Link多产品远程代码执行(CVE-2015-2051),每周影响23%的机构。
  5. D-Link DSL-2750B远程命令执行,每周影响14%的机构。

防御策略与技术创新

面对物联网设备安全的严峻挑战,企业应采取多方位的防御策略,包括:

  • 采购安全设备:选择信誉良好且注重安全的品牌,确保设备出厂时已内置安全措施。
  • 强化密码策略:实施复杂密码规则,并在适用场景下启用多因素身份验证(MFA)。
  • 持续更新:定期更新设备软件与固件,维护设备健康状态。
  • 零信任网络访问:采用零信任架构,确保只有经过严格认证的设备才能接入网络。
  • 物理隔离:尽可能将IT网络与物联网网络分开,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 采用先进防护技术:如Check Point Quantum IoT Protect,通过智能DNS拦截、网络钓鱼防护及物联网攻击检测,实现高效安全防护。

随着技术的不断演进,物联网安全问题将持续引发关注。企业应秉持“预防为主”的理念,通过综合的安全策略和及时的技术更新,有效抵御网络攻击,保护自身及物联网资产的安全。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金融科技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预防策略势在必行激增联网攻击全球PointCheck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