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智能荣获2022中国AI金雁奖“技术创新大奖”,千循零样本AI平台首次亮相
作者头像
  • 钟文萍
  • 2023-04-24 00:00:00 3042

2023北京人工智能峰会亮点:循环智能荣获“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大奖”

峰会盛况

2023年北京人工智能峰会暨第三届AI金雁奖颁奖典礼于首都成功举办,由人工智能委员会主办,汇聚了来自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市场、投资等各方面的专家与机构。循环智能(Recurrent AI)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以其在AI大模型技术的创新与应用,荣获“2022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大奖”,其联合创始人杨植麟博士亦被评为“2022 AI领军人物”。

“AI金雁奖”的评选机制

AI金雁奖评选过程严谨,涵盖技术研发、市场营销、创投基金等多个维度,集合了从国家院士到企业高管、知名投资人的评审力量。评审团经过初审、复审、终审等环节,通过多维度的观察与剖析、多面向的评估与考核,旨在挖掘出在人工智能科技领域具有突破性贡献的杰出单位和个人。

循环智能的创新成果

循环智能自主研发的千亿参数预训练NLP大模型“盘古”,成为业内首个达到千亿参数级别的中文大模型,拥有1100亿密集参数,通过40TB的海量数据训练而成。此外,通过多任务prompt技术,衍生出性能更佳、参数量达10亿的落地版本,显著提高了AI商业应用的效率与泛化能力,AI NLP模型生产效率提升至10-1000倍。

应用实践与影响力

“盘古”大模型刷新了世界中文CLUE榜单多项纪录,并荣获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SAIL之星”荣誉。循环智能提供的基于“AI+销售科技”的解决方案,已惠及逾百万一线人员,每日处理亿次对话,积累了丰富的销售增长实践、销售分析模型及最佳沟通素材,累计生成10000+面向各行业的AI数据模型。

技术演讲与探索

循环智能联合创始人兼CTO张宇韬博士在颁奖典礼上,就《AI大模型在企业服务场景下的实践与探索》进行了主题演讲,分享了AI大模型在企业落地的挑战、多模型策略及应用场景的最新探索与实践。

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在AI大模型的应用过程中,企业需面对三大挑战:事实性错误、难以融入企业私域数据以及规模化应用成本高昂。针对事实性错误,通过扩大模型知识范围和优化对人类需求的价值观对齐,可以有效减少其影响。对于私域数据的融入,需构建专门针对企业特定需求的模型。至于成本问题,循环智能通过自主研发的“千循零样本AI平台”采用多模型组合策略,实现高效低成本的AI应用。

“千循零样本AI平台”的功能与优势

“千循零样本AI平台”集成了10亿参数的盘古NLU模型,服务于语义理解场景,以及更大参数量的“千循-M”、“千循-XL”模型等,提供面向复杂文本生成任务的能力。平台还提供了多种微调方案,如P-tuning、Instruction tuning、LoRA等,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知识库数据,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结论

循环智能通过其在AI大模型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以及在企业服务场景中的深度实践,不仅获得了业界的高度认可,也为人工智能技术在实际业务中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启示。随着“千循零样本AI平台”的推出,循环智能有望进一步推动AI技术在企业级市场的普及与深化应用。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钟文萍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技术创新样本中国荣获大奖亮相循环智能平台金雁奖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