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之路:青藏铁路的辉煌篇章】
《人民日报》拉萨5月2日通讯报道,青藏铁路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复兴号”动车组即将踏上这条连接青藏的黄金线。据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最新消息,青藏铁路正全面启动升级计划,西宁至格尔木段预计年内完成升级改造,此段全长829.251公里的铁路运行时间将缩短至5.2小时内,最快可达4.8小时,较当前最快列车运行时间缩短近2小时。这一更新标志着青藏铁路运输能力和服务质量将迎来质的飞跃。
青藏铁路,这条横跨青海与西藏的长龙,全长1956公里,不仅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更是与“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齐名的“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它穿越雄伟的昆仑山脉,见证着人类工程史上的壮举。
过去,由于青藏高原的特殊地理条件,交通一直极为不便。新中国成立初期,物资运输主要依赖骆驼,而这一古老而艰难的方式,每前进1公里便要消耗12峰骆驼。20世纪美国旅行家保罗·泰鲁也曾预言,“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无法抵达拉萨”。然而,历史证明了人类智慧与勇气的力量。
始于1958年的青藏铁路建设,克服了高寒缺氧、多年冻土、生态脆弱等世界级难题。历经数十年不懈努力,最终于2006年全线通车,彻底打破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成为连接东西、贯通雪域的奇迹之路。
自2006年开通以来,青藏铁路累计运输货物超过8.03亿吨,运送旅客达2.65亿人次。如今,随着新一轮的提质改造,青藏铁路将以更快速度、更高稳定性服务于民众和经济社会发展。
本次改造工程始于2022年7月,自西宁出发,途经湟源、海晏、刚察、天峻、乌兰、德令哈至格尔木。改造将着重于提升高原铁路路基稳定性,特别针对环青海湖段丰富的地下水问题,以防止路基积水导致的冻胀问题,确保轨道平顺,使动车组运行更为平稳、快捷。同时,改造还包括加固桥梁、涵洞,提升设备质量,以及新建或改扩建站房,以适应动车组的运行需求。
在德令哈站,作为西格段最大的中间站,面积将由5200平方米扩展至10700平方米;海晏站新建的2000平方米站房主体结构已完工。这一系列的改造措施旨在确保“复兴号”动车组的安全、高效运行,为沿线地区带来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