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捷网络于福州总部举办首场NPL可编程网络技术交流会议,旨在深化业界对可编程芯片潜力、研发流程及实际应用的洞察,促进其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应用推广。该活动吸引了腾讯、阿里、百度、Bilibili、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数十位互联网与通信运营商的专家参与。
会议期间,锐捷与博通的技术专家分享了NPL可编程网络开发的关键理论与实践经验。与会者积极交流各自在可编程网络领域的实践案例与见解,共同探讨行业发展趋势。参与者均表示受益匪浅,认为此次活动圆满成功。
随着5G、物联网等技术的蓬勃发展,大容量、低延迟的应用场景如短视频、VR/AR游戏、自动驾驶等迅速兴起。这些场景催生了边缘计算的需求,要求部署具备支持专线接入、虚拟私有网络(VPN)、网络地址转换(NAT)与负载均衡(LB)功能的边缘网关设备。同时,AI生成内容的普及推动了智算中心的高速成长,大量用户集中访问导致数据中心需部署高性能网关设备进行数据处理。
早年,为了追求成本效益,行业普遍采用基于X86服务器的软件方案取代专用硬件网关设备。然而,面对快速变化的业务需求与用户访问量的激增,传统软件方案已显现出在转发性能、可扩展性、管理和维护成本等方面的局限性。
相比之下,可编程网络交换芯片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转发逻辑的开放性,允许用户根据特定业务需求进行灵活编程,自定义报文匹配与转发策略。基于可编程交换芯片结合中央处理器(CPU)的硬件解决方案,能有效应对上述挑战,提升网络处理效率与灵活性。
NPL(Network Programmability Language)网络可编程语言与可编程芯片作为可编程网络的重要分支,持续发展以适应市场需求,展现出广阔的前景与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