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皮肤细胞的纳米颗粒可治肺病
作者头像
  • 原动力
  • 2023-06-09 12:40:18 3020

科技日报北京6月8日电 (记者 张佳欣)近期,一项创新研究揭示了成人皮肤细胞设计的治疗性纳米载体在抑制小鼠受损肺部炎症与组织损伤方面的潜力,这一突破性进展可能为治疗因感染或创伤导致的严重肺部损伤提供新的局部治疗方法。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线刊载于《先进材料》杂志。

研究团队在细胞培养与小鼠实验中验证了这些纳米颗粒的治疗效果。这些纳米颗粒本质上是细胞外囊泡,类似于在人类血液和生物体液中循环的小泡,它们在细胞间传递信息物质。该研究的资深作者、俄亥俄州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和神经外科副教授纳塔利娅·伊吉塔-卡斯特罗表示,这些细胞外囊泡将有望替代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策略,给予人体免疫系统对抗病原体的机会。

研究的关键在于从成人皮肤细胞中的真皮成纤维细胞出发,通过电荷施加,瞬间打开细胞膜上的孔洞,将外部DNA注入内部,从而转化成抗炎蛋白之一,进一步转化为信使RNA。这些信使RNA分子指导细胞制造更多此类功能性蛋白。

在本研究中,治疗材料被封装在纳米载体内部,其表面标记有特定分子,便于与目标细胞相互作用,从而在肺部实现更有效的滞留。研究团队填充了抗炎蛋白IL-4或IL-10,以及供肺内受体细胞处理和制造更多蛋白质的mRNA,以此增强治疗效果。

细胞培养实验显示,这些囊泡作为ARDS高风险患者的潜在预治疗手段具有可行性。在人为引发小鼠肺部高度炎症后,通过注射装填改造后纳米载体的药物,这些载体直接进入受伤肺部,成功减轻炎症,且重复实验证实,这些囊泡能有效减少肺组织损伤。

此外,研究还发现,经过治疗的肺部细胞会分泌额外的治疗益处物质,包括抗氧化剂和更多抗炎分子,进一步增强了治疗的综合效益。这一发现为治疗严重肺部损伤提供了全新的科学依据和技术途径。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原动力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肺病纳米源自颗粒细胞皮肤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