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高一部”将出新规 严惩网络暴力
作者头像
  • 刘飞
  • 2023-06-10 12:36:28 3020

征求意见稿聚焦网络暴力,呼吁严惩与综合治理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及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旨在针对网络暴力行为进行严格监管与严厉打击。这一举措面向全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以期构建更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网络暴力现象引起关注

近期,一系列网络暴力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这类事件通常涉及在网络上无端地对个体进行谩骂、侮辱、造谣诽谤以及侵犯个人隐私等行为,对受害者的人格尊严和名誉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致严重的心理乃至生理后果,极大地影响了社会公众的安全感。

强调从重处罚特定网络暴力行为

《指导意见》特别强调了对五类网络暴力行为的从重处罚:

  1. 针对未成年人、残疾人:对弱势群体的网络暴力将被从严处理。
  2. 组织“水军”“打手”实施:利用网络群体力量进行的暴力行为将受到严厉惩罚。
  3. 编造“涉性”话题侵害人格尊严:针对敏感话题的不当言论将被视为严重违法行为。
  4. 利用“深度合成”技术发布违法或不良信息:利用先进技术进行违法操作的网络暴力行为将面临严惩。
  5. 网络服务提供者发起或组织:平台责任的明确与加大,将对网络暴力行为起到震慑作用。

法律救济与责任划分

针对网络暴力行为,《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旨在为受害者提供有效法律支持:

  • 法律救济途径:对于通过网络渠道遭受侮辱、诽谤的受害者,若自行起诉困难,法院将根据情况提供协助。
  • 责任主体界定:对于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网络侮辱、诽谤行为,应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

明确行为边界与鼓励正向言论

《指导意见》明确了诽谤和侮辱违法犯罪的行为界限,强调了对合理评论与批评的支持,指出只要言论未达到恶意诋毁的程度,不应视为犯罪行为。这旨在鼓励公众在互联网上进行健康的讨论与交流。

推动网络暴力综合治理

《指导意见》不仅关注个案处理,更着眼于网络暴力的系统治理。通过司法建议、检察建议等方式,与相关部门合作,旨在建立长效治理机制,从根本上减少网络暴力的发生,共同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此《指导意见》的出台与征求意见,标志着我国在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保护网民权益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明确网络暴力的法律边界、强化法律责任、促进综合治理,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健康、和谐的网络生态环境。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刘飞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出新严惩高一暴力网络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