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及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依法惩治网络暴力违法犯罪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旨在针对网络暴力行为进行严格监管与严厉打击。这一举措面向全社会广泛征求意见,以期构建更加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近期,一系列网络暴力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这类事件通常涉及在网络上无端地对个体进行谩骂、侮辱、造谣诽谤以及侵犯个人隐私等行为,对受害者的人格尊严和名誉造成严重损害,甚至导致严重的心理乃至生理后果,极大地影响了社会公众的安全感。
《指导意见》特别强调了对五类网络暴力行为的从重处罚:
针对网络暴力行为,《指导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旨在为受害者提供有效法律支持:
《指导意见》明确了诽谤和侮辱违法犯罪的行为界限,强调了对合理评论与批评的支持,指出只要言论未达到恶意诋毁的程度,不应视为犯罪行为。这旨在鼓励公众在互联网上进行健康的讨论与交流。
《指导意见》不仅关注个案处理,更着眼于网络暴力的系统治理。通过司法建议、检察建议等方式,与相关部门合作,旨在建立长效治理机制,从根本上减少网络暴力的发生,共同营造一个清朗的网络空间。
此《指导意见》的出台与征求意见,标志着我国在加强网络空间法治建设、保护网民权益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通过明确网络暴力的法律边界、强化法律责任、促进综合治理,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公平、健康、和谐的网络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