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27日,第七届联合国中小微企业日与第十八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CISMEF)在广州市盛大开幕。来自世界各地的财经界巨头齐聚中小企业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就如何构建有利的商业环境,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复苏,共享改革成果,实现共同繁荣展开深入探讨。
论坛中,邵宁会长发表了题为《深化国际交流合作,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主题演讲,强调中小企业在国际经济合作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在全球组织、政府、商协会推动下的交流深度与广度持续提升。他指出,跨境电商已成为中小企业融入国际市场的重要推动力,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低的市场准入成本、更广泛的营销机会及便捷的物流和支付服务。预计2023年全球跨境电商增速将达17%,东南亚和拉美市场增速预计将超过20%。围绕电子商务跨境结算、交付、通关便利、数据流动、知识产权保护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国际规则的制定与标准建设对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将产生深远影响。
邵宁会长进一步指出,技术创新、数字化转型与绿色发展成为中小企业国际合作的前沿领域。随着创新型企业的涌现和全球技术创新网络的扩展,各国中小企业间的研发合作、专利交易与产业协同愈发紧密。政府重点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相关政策交流、经验分享和技术服务合作已成为国际论坛的核心议题。绿色发展不仅关乎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也是推动经济复苏、产业升级的关键策略。汇集各国政府、科研与金融资源,支持中小企业采用绿色低碳技术,成为国际交流的焦点。
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副总干事邹刺勇强调,当前全球面临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包括疫情后经济复苏受阻、全球价值链变动导致食品和能源价格波动等因素,对中小企业影响尤为显著。中小企业作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就业的支柱,对减贫具有重要意义。他表示,深化国际合作,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和韧性提升,以应对挑战。
邹刺勇提出三大趋势深刻影响工业未来:一是工业生产的数字化与自动化,技术创新和先进数据处理技术从根本上重塑行业格局;二是全球经济重心向亚洲转移,尤其是中国推动绿色创新经济转型,引发全球供应链重组;三是工业的绿色发展,减少环境影响,实现低碳经济转型,对世界经济定位产生深远影响。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助理总干事马尔科·阿莱曼在论坛上发表演讲,阐述了知识产权在中小企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数据显示,拥有知识产权的企业通常能获得更高的增长潜力,如初创企业获得专利后,其销售额可能增加51%,上市机会翻倍。知识产权在促进中小企业品牌建设和国际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全球范围内设立的技术创新支持中心网络为创新者和企业家提供技术信息保障,每年为200多万创新创业者提供支持。
本届论坛不仅聚焦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全球化进程和技术创新,还特别关注了知识产权在推动中小企业品牌建设和国际化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政策支持和技术创新,旨在构建更加包容、可持续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为全球经济的稳定与繁荣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