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宁夏回族自治区贺兰县成功完成了农村宅基地管理信息平台及数据库建设项目的省级验收。这一项目采用计算机自动化检测、内业审核、实地考察以及会议评估等综合手段,全面检验了信息系统的构建、数据库的完善、文字报告、图表及表册成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验收过程特别关注了宅基地宗地和农户样本的抽查,旨在确保调查成果的完整、规范、真实与精确。
贺兰县位于宁夏北部,自1941年更名至今,其土地总面积为1204.71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4.61万,辖4镇、1乡、2农场、1街道。作为改革试点区域,覆盖了5个乡镇、65个行政村、共计38037户家庭,其中35730宗宅基地。目前,已完成5个乡镇、2农场、56个行政村的36987宗宅基地调查,累计录入了39848户农户信息及34642宗宅基地数据。
为编制县级农村宅基地数据资源目录,贺兰县整合了自然资源部门的“房地一体”不动产权籍调查成果,并利用高分辨率影像图解与实地测量相结合的方法收集空间数据,同时借助外业调查APP与现场勘查相结合的方式收集属性数据。这使得对贺兰县农村宅基地的规模、布局、权属及利用现状有了全面的掌握,并形成了县级数据库成果,包括1个县级、5个乡镇级和56个村级的宅基地利用现状图与数据台账,以及1套宅基地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方案。
贺兰县的农村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集成了宅基地一张图、监测监管系统、电子档案管理、审批系统、智能台账管理、共享交换系统六大功能模块,旨在提供农户端、监管端与后台PC端的集成解决方案,实现多终端数据的互联互通。通过这一系统,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灵活选择使用方式。
在信息系统建设的基础上,贺兰县还开发了宅基地审批/监管审批的手机APP,以满足农户与监管人员的移动办公需求。通过这套移动端系统,群众办事与基层干部作业得到了高效支持,实现了数据的互联共享,显著提升了农村宅基地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该项目的实施不仅在技术方法和组织方式上为农村宅基地数字化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而且通过构建数据共享机制,有效避免了重复劳动,节约了资源。未来,苍穹数码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深化与贺兰县的合作,共同探索更多农村改革试点的创新路径,致力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贺兰样板”,期待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与深入交流,共同推进农村数字化转型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