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观察·环球网报道】最新统计数据预测,到2023年底,全球企业在信息化通讯技术(ICT)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投入将占据总支出的半壁江山,即52%;而到2026年,全球排名前2000的企业,其收入中将有40%源自数字化产品、服务及体验。至2027年,全球新产生的数据量预计达到291泽字节(ZB),相当于每人新增数据35.3太字节(TB)。在2023年的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安全高峰会议上,IDC中国区副总裁兼首席分析师武连峰揭示了这一系列数字,预示着数智时代的到来,新政策、新技术、新数据、新信任、新价值、新人才成为了网络安全领域亟待应对的挑战。
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强调,数智时代与传统社会相比,社会安全生产事故的起因将发生根本变化,网络攻击将取代传统因素成为主要诱因。数智化转型不仅为社会带来了便捷,同时也引入了新的盲点和风险。
齐向东指出,数智时代将面临三大数据安全挑战:
数据的真实性辨识:数据在流通过程中伴随着复杂的操作行为,难以区分其是正常的业务活动还是网络攻击。黑客可能伪装成合法用户,采用“分批窃取”的策略,悄悄盗取数据。
内部风险控制:数据泄露事件的82%与内部员工有关,内部风险主要源于管理员、技术人员和操作员。他们通常拥有高度的数据访问权限,容易成为黑客的攻击目标。
供应链安全防护: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广泛使用的Java编程语言组件中,约有1490万个存在安全风险,如漏洞和后门。仅通过对1780个开源组件的1.6亿行代码进行检测,就发现了265万个安全缺陷,平均每千行代码就有16个安全问题。
在数智化转型背景下,基础设施的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齐向东提出,解决这一时代挑战,需采取三项关键措施:
聚焦业务安全:实现业务安全与网络安全一体化,确保业务运行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数据从虚拟状态向实体化转变,数据与业务紧密相连,数据安全问题直接影响业务运营。
重视人员管理:从关注设备转向关注个体,采用零信任架构,通过身份识别、环境监控等手段,持续评估和管理人员行为,确保身份可信、环境安全、权限受控、行为合规。
强化运营能力:构建以运营为中心的安全体系,结合防御技术和动态应变策略,形成“阵型+战法”的组合,通过持续优化运营策略,提升安全对抗能力。
齐向东总结,数智时代标志着“万物生长”的新时代,个人、企业和社会的数据量激增,汇聚成推动社会进步的“智慧海洋”。面对这一新世界,我们需要用全新的视角审视挑战,采用创新的方法解决问题,共同迎接数智时代的机遇与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