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场曲以其炫目的灯光、舞动的3D机械手以及丰富的视频画面,巧妙地融入了“90后”二胡演奏家兼作曲家朱芸编的精彩演奏,共同打造了一次融合多种民族乐器、充满国风特色的视听盛宴。令人惊讶的是,这场音乐会的所有元素——作曲、民族乐器演奏乃至视觉效果,均出自人工智能之手,展示了生成式AI在日常生活中日益增长的影响。
去年,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首次进入公众视野,迅速成为热门话题。如今,这一技术不仅能够辅助撰写文案、论文,还能绘制插画、制作视频,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工作方式,既带来了便利,也引发了人们对未来的深刻思考。腾讯多媒体实验室的XMusic通用作曲框架,基于生成式AI技术,允许用户通过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作为输入提示词,生成具有高质量、定制化音乐,大幅降低了创作新音乐的门槛。
随着大模型技术的蓬勃发展,AI的应用正逐渐渗透至各行各业。从商汤科技的智慧篮球场,到晶泰科技的智能化自动化药物研发平台,再到华为等企业的行业模型构建,生成式AI正在以各种形式助力科研、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推动产业变革与创新。尤其在药物研发领域,AI与机器人结合,通过类GPT技术实现高度自动化与智能化,展现出AI在复杂科学问题上的潜力与价值。
尽管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新与便利,但在其快速发展的背后,也面临着一系列伦理、法律及社会管理等方面的挑战。数据安全、知识产权保护、应用规范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专家指出,法律体系需适时调整,以应对AI生成虚假信息可能引发的侵权问题,同时平衡鼓励创新与维护公平正义之间的关系。此外,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的担忧提醒我们,面对AI的潜在风险与不确定性,确保其积极发展方向,防范不利影响,是当前及未来的重要任务。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不仅展示了AI技术的最新成果与应用,也深入探讨了其带来的社会影响与挑战。面对这一双刃剑效应,我们需要在拥抱创新的同时,保持审慎态度,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伦理引导,确保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既能造福人类,又能遵循公正、安全的原则,为构建更加智慧、和谐的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