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虎科技:奔跑在“脑机接口”最前沿 跨界融合取得阶段性成果
作者头像
  • 思远博
  • 2023-07-13 00:00:00 3037

在近期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类脑智能与脑机接口领域成为了焦点话题,这一领域结合了生物科学与信息技术(BTIT),扮演着跨界融合时代的新型角色,成为连接生物神经系统与数字世界的桥梁,也是颠覆性的技术创新领域。

经过两年多的发展,脑虎科技在研讨会上展示了其最新科研成果,涵盖柔性电极、动物实验与人体探索性试验三个关键方面。展示亮点包括为两岁拉布拉多犬“尼奥”与七岁恒河猴“悟空”实施的脑机接口电极植入手术,两者均成功采集到了局部场潜在(LFP)信号。

脑虎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彭雷指出,今年五月,他们将半侵入式脑机接口装置植入恒河猴,进行了乒乓球游戏实验。该实验在解码准确性方面表现出色,预测轨迹与实际轨迹的相关性超过85%,延迟时间控制在30毫秒内,且实现了14天以上的稳定解码。这一成就不仅为未来的脑控实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向临床实验迈进的重要一步。

“中国脑机之路”面临着艰巨的任务与挑战,但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潜力与希望。随着脑机接口概念提出至今已满五十年,特别是在中国,这一技术领域已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核心技术和突破成为关键议题。

天津大学副校长明东在研讨会上表示,中国在追赶国际领先水平的过程中付出了巨大努力,脑机接口是一项能彻底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生产和底层结构的颠覆性技术,其未来充满无限可能。尽管当前仍处于发展初期,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正如“厚栋任重,任重道远”所描述的那样,这是一个充满希望与机遇的时代。

作为“中国脑计划”模拟脑领域的负责人,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副所长陶虎带领团队研发了一种基于蚕丝蛋白的柔性脑机接口技术,相较于其他植入式方案,该技术在手术创伤、植入后的长期安全性与稳定性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陶虎强调,未来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方向在于提升带宽与精度,即增加同时记录的神经元数量与提高信号质量。

脑机接口技术的愿景在于实现人脑与外部世界更紧密的连接,通过这种方式,人类可以利用大脑的超强计算能力和极低能耗特性,进一步拓展感官与执行能力,从而达到超越常态的效果。陶虎认为,脑机接口不仅能够帮助恢复受损的大脑功能,而且有望实现更高层次的智能化与个性化应用,将人类大脑与外界更强大的感知器和执行器紧密结合,扩展人类的感官与行动范围。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思远博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最前沿阶段性奔跑融合接口成果取得科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