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加速推进,企业采购管理领域正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数字化转型成为提升效率与竞争力的关键趋势。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如何科学、高效地评估采购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成效,成为企业普遍面临的挑战。在7月12日举办的“第四届国有企业数智化采购与智慧供应链论坛”上,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企业采购供应链数字化成熟度模型》团体标准,为这一问题提供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该标准创新性地构建了一个涵盖四大核心领域的数字化成熟度模型框架,包括数字化战略、数字化能力建设、业务数字化场景应用以及数字化成效与贡献。这一模型由一系列细化指标构成,旨在帮助企业全面审视其采购供应链的数字化状态,清晰界定采购数字化的深度与阶段,成为企业自我评估的有力工具。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共采购分会秘书长彭新良介绍,《企业采购供应链数字化成熟度模型》团体标准的出台,对于优化企业采购供应链数字化建设过程、避免弯路,加速数字化转型进程具有重大意义。它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评价体系,还为企业在采购供应链数字化建设中指明了方向。
在实践层面,达到《企业采购供应链数字化成熟度模型》要求的效果,需要依赖优质的第三方数字化技术服务商的支持。京东企业业务,作为京东集团面向企业客户的窗口,其理念与标准高度契合,对企业的采购数字化达标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京东通过整合自身在电商、技术、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的优势资源,结合对企业采购场景、流程与需求的深刻理解,打造出灵活、可定制的数智化采购解决方案。这一解决方案不仅解决了企业采购流程复杂、周期长、差错率高、监管难等问题,还实现了非标品物资的标准化、线上流程的自动化、采购网络的统一化、财务结算的智能化,以及采购全过程的透明追溯,显著提升了采购决策效率和降低了综合成本。
京东企业业务的采购供应链数字化体系已在多个企业中成功应用。以与鞍钢集团的合作为例,借助京采云的技术支持,双方对采购商城“鞍钢值采”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实现了京东平台商品信息与“鞍钢值采”的无缝对接,增强了专业商品的品类能力。同时,双方通过集成内部财务系统与资产管理系统,实现了从资金预算、需求计划到采购执行、结算对账等全流程的高效协同。此外,“企业级供应链”满足了鞍钢集团全国机构在物流、交付、配送时效等多方面的需求。这种深度合作模式,不仅展示了传统行业采购供应链数字化转型的成功案例,也为同行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
展望未来,京东企业业务将继续深耕于企业服务领域,沿袭“采购即服务”的发展路径,以采购管理为起点,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服务边界扩展,强化企业内部协同,增强产业链上下游的连接与耦合,致力于实现采购成本的显著降低与资产效能的大幅提升,引领企业迈入更加高效、智能的采购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