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度前沿技术,一年时间内发展情况如何?
作者头像
  • 黑石动态
  • 2023-07-20 19:21:00 3064

2023年度机器人技术创新亮点回顾

仿人机器人:科技与人工智能的交汇点

去年八月,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办,标志着全球机器人技术领域的最新动态。中国电子学会依据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深入分析了机器人相关研究,总结出十项前沿技术。在这一年的发展中,部分技术已取得显著进展,成为众多科技企业关注和投资的重点。

仿人机器人技术:作为人形机器人的代表,其热度持续攀升。年初,ChatGPT-4的发布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揭示了“机器人+AI”融合的巨大潜力。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与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先后表达了对人形机器人的高度期待,推动了这一领域的概念热度。

随后,资本市场的反应迅速,人形机器人公司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融资潮。挪威的1X机器人公司率先吸引投资,OpenAI参与了其A2轮融资,筹集了2350万美元,并允许将ChatGPT技术应用于其产品中。AI初创公司Figure则获得了7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百汇风险投资领投,库卡机器人前CEO Till Reuter等也参与了投资。在国内,“AI+机器人”领域的领军企业智元机器人获得了百度的投资,注册资本增加了1000万元。

与此同时,利好政策的出台进一步加速了行业发展。北京、上海、深圳、苏州等地陆续推出了机器人产业扶持政策,尤其强调了对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布局与支持,旨在加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应用,开发机器人通用大模型,为模型预训练提供多样化的场景数据支持,提升模型的通用性和实用性。

软体机器人与人工肌肉:柔性与智能的融合

软体机器人与人工肌肉技术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尤其在医疗康复、特种任务等领域表现出色。据统计,全球软体机器人市场从2020年的10.49亿美元增长至预计2026年的63亿美元,中国市场占四分之一,前景广阔。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在仿生肌肉执行器上取得了突破,通过集成自修复技术,显著提升了空中机器人的弹性性能,为实现自我修复的机器人蜜蜂奠定了基础。研究人员表示,虫子大小的机器人即将进入市场,这仅仅是柔性机器人技术发展的起点。

在软体机器人所需的关键材料研发方面,英国剑桥大学的仿生机器人实验室创新性地研发了一种基于水凝胶的皮肤。这款皮肤不仅极其柔韧,还能通过内置的电极和算法模拟人类的触觉感知,极大推动了软体机器人技术的进步。该皮肤由明胶、甘油、水、一水柠檬酸和食盐组成,具有生物降解性和高弹性,与电阻抗断层成像硬传感器结合,能有效检测物体触觉特性,实现精确的触感反馈。

DNA纳米机器人与新材料微纳部件:精准医疗的未来

DNA纳米机器人以其微小、精准、靶向、低损伤、高精度可控的特点,被视为对抗人体疾病的理想工具。在微纳机器人领域,暨南大学的研究成果尤为引人注目。

李宝军教授与辛洪宝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光控微纳生物机器人研究,提出了基于光学导航旋转的光流体力硅藻机器人设计,能够高效捕捉、收集并移除神经细胞等珍贵细胞培养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病毒、支原体和致病菌等纳米生物威胁。这一设计灵感源自海豚利用船尾乘浪效应借力前行的现象,通过光力驱动硅藻旋转,构建的机器人能够轻松捕获尺寸小至100nm的目标物。

这项技术不仅为生物微环境中的纳米物体有效捕获提供了新方法,还为细胞环境中非侵入性和主动式的纳米生物威胁去除和抗菌治疗提供了智能微机器人平台。此外,该系统在纳米生物威胁去除和抗菌处理后,仍能确保后续的细胞生物制造和生物分析工作顺利进行。通过微型机器人个体之间的协作,实现了更大规模地去除纳米生物威胁的能力。

结语

过去一年见证了机器人技术创新的飞速发展,从仿人机器人到软体机器人与人工肌肉,再到DNA纳米机器人与新材料微纳部件,这些领域的进步正逐步改变着人类与科技交互的方式。未来,随着更多前沿技术的探索与应用,机器人技术将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加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来源:图灵汇
责任编辑: : 黑石动态
声明:本文系图灵汇原创稿件,版权属图灵汇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下载使用时须注明"稿件来源:图灵汇",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
前沿这些情况年度时间如何发展技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