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结构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们不仅为国家贡献了超过一半的税收、六成的GDP产出,还提供了七成的技术创新、八成的城市就业岗位,以及九成的企业数量。近期,工信部部长金壮龙指出,中小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为了促进中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包括发起“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发布《科技成果赋智中小企业专项行动》,以及举办中小企业产业集群国际论坛。在这些行动中,大企业作为关键力量,不仅展现了龙头担当,还为中小企业开放了各类资源和场景,助力数字化转型,旨在构建一种大中小企业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发展生态,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在产业集群方面,它们作为不同规模企业组成的“产业生态群落”,通过形成协同的分工关系,推动了创新和发展。据工信部报告,国内100个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的产值超过2.5万亿元,出口贸易额平均增长率达到30%,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引擎。虽然中小企业在产业集群中占主导地位,但大企业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不可或缺。
以海尔为例,其在智能家电产业集群项目中以93.8分的综合得分通过了专家验收,标志着项目成功完成。海尔作为“链主”企业,已落地7个引领性大项目,包括海尔成立以来在国内投资最大的项目——海尔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项目。该项目实现了从原材料到成品的全产业链智能化集成,以及绿色再循环互联工厂、智能家电产业园等,通过聚集企业形成“链”,促进集群发展。
产业集群的创新协同是其生命力所在,支撑集群整体发展可持续性。海尔作为整个家电产业生态体系的核心,积极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其牵头的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通过智能模组赋能60多家中小企业,促进了产业链和创新链的交织、支撑与协同。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海尔卡奥斯作为工业互联网企业的代表,搭建了国内领先的中小企业工业互联技术服务平台,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服务创新。通过大数据分析、计算机视觉等技术,海尔卡奥斯推出了一系列“小快轻准”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如为淄博窑炉企业鲁中耐材优化能源成本,实现了节能15%、人工成本降低25%、交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升10%,并在一年内收回改造投入。
此外,海尔海创汇作为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的加速器平台,通过构建特色加速体系,帮助初创企业克服产品单一、知名度低、成本高等问题。例如,通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海尔海创汇助推华引芯成功融入海尔集团的多个领域,使其自主研发的核心光器件系列打破国外垄断,成为高端半导体光源IDM厂商,融资数亿元,估值大幅增长。
如今,海尔不断拓展产业发展边界,聚焦智慧住居和产业互联网,同时深化在大健康产业、城市治理互联网、汽车产业互联网和新能源产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布局,为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宽领域、多层次、立体化的“加油”场景。在总理的鼓励下,海尔等大企业更加致力于与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构建“以大带小、以小托大”的生态模式,激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